• 文明实践
  • 文明创建
  • 文明培育
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 文明单位 文明校园 文明家庭
道德模范 身边好人 新时代好少年 江西好人馆 百场辅导进百校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文明网媒体融合技术平台  >  新闻  >  地方社会

“小集市”撬动“大文章”

于都破解文明实践参与难题

2025/05/19 09:50   作者:吴明河 朱俊欢  编辑:左锴   来源:客家新闻网

  5月17日,于都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人头攒动,非遗手作、跳蚤市场、客家美食展等活动轮番上演,吸引众多市民参与其中。每逢周末,这个集政策宣讲、文化惠民、便民服务于一体的“文明集市”,正成为当地破解文明实践参与难题的创新实践。  

  “以前看别人演出,现在自己就是主角!”在“民”星秀场舞台上,文明新风艺术团团长曾献春带领团员们自编自演的节目赢得满堂喝彩,这种“群众演、群众看”的表演已形成常态化模式。跳蚤市场中,孩子们化身“小掌柜”体验劳动价值;手工课堂里,志愿者教剪纸、制香包传递温情;“村BA”篮球赛奖品是农具化肥,赛场变身富硒特产展销会。接地气的活动设计,让文明实践从“要我来”变成“我要来”。

  “以前搞活动经常冷场,现在大家都抢着来。”贡江镇龙门社区文明实践员胡忆廉感触颇深。为激发群众参与动力,于都县创新推出“课表制”文明实践项目,整合20余支县直单位资源,下沉乡村实践所(站)开展活动。每月初通过江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点单平台发布活动清单,群众可线上点单,针对群众需求,开展农技培训、普法宣传、戏曲进村等特色活动,实现供需精准对接。“通过‘点单’我学会了短视频的拍摄制作,我把客家擂茶搬上屏幕线上销售,年收入增加了5万余元。”葛坳乡村民谭新民笑着说。

  于都县还建立了“服务换积分、积分换资源”机制,志愿者通过参与服务积累时长。在岭背镇谢屋村实践站,“时间银行”设置多样化积分场景,辅导作业、调解纠纷等行为均可累积积分,积分可兑换免费体检等民生服务,形成“付出—积累—回馈”闭环,推动志愿服务长效化发展。  

  “文明实践要聚焦群众需求,群众需要什么服务,我们就设置相应的功能,打造对应的项目,既关注老幼群体,也注重青年发展。”于都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副主任袁萌说道。当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服务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每位市民都成为文明的播种者,于都正以“小集市”撬动“大文章”,探索出全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路径。(记者吴明河 通讯员朱俊欢)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文明江西(wenmjx)"和官方APP"文明江西"。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意见建议 |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 主管 | 江西日报社 主办 | 举报电话:0791-8684777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6120170003 赣网文[2021]1463-016号
出版许可:新出网证(赣)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B2-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3612008001
新闻投稿:news@jxwmw.cn 文明创建投稿:jx-wmb@163.com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