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实践
  • 文明创建
  • 文明培育
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 文明单位 文明校园 文明家庭
道德模范 身边好人 新时代好少年 江西好人馆 百场辅导进百校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文明网媒体融合技术平台  >  新闻  >  信息资讯

非遗技艺进校园 木雕文化育新苗

2025/04/15 15:01   作者:徐航  编辑:左锴   来源:幸福余江

  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非遗扎根校园,4月13日,全省“四个100”文化导师、国家级雕刻技能大师、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余江木雕制作技艺十一代传承人童胜富走进鹰潭应用工程学院。

  活动当天,童胜富并没有急于展示雕刻技巧,而是先以一段精彩绝伦的雕刻艺术讲座为引,带领同学们穿梭于古今中外的雕刻世界,每一件展品都像是一扇通往不同时代与文化的窗户,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木雕是一项非常考验耐心的手工技术,我们需要让这种技术传承下去,我打算以后自己也尝试一下雕刻,哪怕只是用简单的材料。”蒋芊涵同学听完童胜富老师的讲座对雕刻提起了浓厚的兴趣。

  紧接着,便是实操演示环节。童胜富老师拿出一支笔,只见他手腕轻转,笔触灵动。先勾勒出公鸡高昂的头部,简单几笔便让尖喙与圆眼活灵活现;接着是雄健的身躯,流畅的线条赋予其力量感;画到尾巴时,童胜富刻意放慢速度,用粗细不一的线条描绘出层层叠叠、绚丽张扬的尾羽 。不一会儿,一只威风凛凛、仿佛随时要引吭高歌的公鸡草图就呈现在大家眼前。同学们惊叹连连,原本抽象的雕刻构思,通过这张草图变得清晰易懂。

  “看完童老师的课我对雕刻非常感兴趣,等回去后我会找一些有关雕刻的书籍看一看。”洪天胤同学说道。

  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体验雕刻艺术的魅力,学校还组织了雕刻实践活动。在童胜富和几位志愿者的指导下,同学们小心翼翼地拿起刻刀,尝试在木料上创作自己的作品。尽管一开始大家手法生疏,刻出的线条歪歪扭扭,但在童胜富的鼓励与悉心指导下,同学们逐渐找到了感觉,自信心也越来越足。

  “参加‘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服务,我深感荣幸,也觉得责任重大,我从事雕刻四十年,愿意把自己所学的木雕知识和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热爱木雕技艺的年轻人,让所有精湛的技艺,创新的精神代代传承下去,也让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为余江木雕产业的发展添砖加瓦。”童胜富表示。

  此次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了解非遗雕刻艺术的大门,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种子。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种子将会茁壮成长,绽放出绚丽的文化之花,让古老的非遗雕刻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文明江西(wenmjx)"和官方APP"文明江西"。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意见建议 |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 主管 | 江西日报社 主办 | 举报电话:0791-8684777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6120170003 赣网文[2021]1463-016号
出版许可:新出网证(赣)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B2-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3612008001
新闻投稿:news@jxwmw.cn 文明创建投稿:jx-wmb@163.com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