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在赣州蓉江新区潭东镇龙井小学课后延时服务课堂上,学生正围聚在一起,手拿一捆捆竹条,跟随村里一位有着50年竹匠工艺的黄正钦师傅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工艺。
课堂上,黄正钦从竹子的种类、用途、竹编发展历程作了详细讲解。当了解竹编需要经过破竹、刮青,再到编篾、画样、剪边、压平、锁口等一道道复杂工序,才能制作出精美的竹篓、竹筐、竹簸箕等作品时,同学们被黄师傅的技艺震惊了,毫不吝啬地赞扬着黄师傅的手艺,对这门陌生又熟悉的劳动技艺充满了好奇与敬意,感悟着匠人匠心。
在黄正钦的讲解下,学生开始尝试编织竹球。“看这里,这根篾丝压住那根,然后绕过来……”“这根是这样编吗?”“对了,就这样!”课堂上,黄正钦和学生们互动不断。“编织整齐其实非常困难,我今天编织了一个简单的竹球,很有成就感,我非常喜欢编织这个课程。”参与实践的同学陈达富有感而发。
近年来,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赣州蓉江新区潭东镇龙井小学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提升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美术素养,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技艺,感受传统非遗文化魅力。(刘平生 施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