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翻土、平整、挖穴、播种、覆土、浇水……”近日,一幅幅火热的劳动场景,在瑞金市叶坪初中的校园里频频出现。
近日,该校自筹资金将杂草地开辟出劳动实践基地,并将其划分给全校17个班级,实行班级承包负责制,每个班对自己所属的责任区实行四包,暨包种植、包培育、包管理、包收获。同时,学校邀请有经验的家长为劳动技术指导员,按照果蔬生长需求,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对菜园进行打理。
学校开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会根据时令变化,带领学生在地里种上各种类的果蔬,全程让学生自主管理,通过“种、赏、收、品”,让学生感受多种劳动的乐趣,培养劳动技能,培育热爱劳动的美德。
“开辟劳动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这是叶坪初中落实双减政策、劳动教育的又一项有益尝试。”该校负责人表示。
近日,在芦溪县银河镇中心学校翻修整齐的菜地里,同学们正拿着小铲子,在认真施肥,脸蛋被晒得红扑扑的。
“先挖个洞,把菜放进去,左手捏着菜苗,把土埋上,轻轻一压,就好啦!”指导老师不厌其烦地传授“种菜经验”,欢声笑语回荡在小菜地里。
据了解,银河镇中心学校,是芦溪县最早开展劳动教育的学校。自2009年开设“劳动实践基地”和“植物园”以来,每个班都有一个为教室添绿生辉的“班级植物角”,学校还给每班分配了一块“自留地”,每棵植物都由学生认领。
实践基地没有请专人管护,全由师生一起打理。每学期都有各具特色、五花八门的活动穿插进行:“种植节”到了,孩子们齐上阵到自留地开垦土地、选种、种植、浇水、养护、收获;“美食节”到了,师生动手制作美食与同伴分享……
以瑞金市和芦溪县为代表,今年以来,江西把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一体化推动大中小幼劳动教育,指导督促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教育。
夯实劳动教育条件保障,师资力量提升是重点。目前江西省共配备中小学专职劳动与技术专业教师1100余名,同时,组织相关学科骨干教师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聘请具有专业劳动技能的劳模、专家作为劳动教育特聘导师,邀请有意愿、有技能的家长担任学生劳动教育导师。
此外,江西加大劳动教育经费投入,探索建立多元化劳动教育经费筹措机制。建立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师资培训、器材耗材补充等保障机制,鼓励各级各类学校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
目前,江西已经遴选28个省级劳动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带动全省学校劳动教育场地建设规范化发展。江西省教育厅对劳动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实行年检抽查和周期管理并建立退出机制,力争到2025年,全省力争创建省级劳动教育综合实践示范基地50个。
“下一步,我们将会把开齐开足上好劳动教育课纳入挂牌督导内容,定期对课程管理、开课率、实践活动、师资力量等开展督导,把劳动教育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江西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