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好人就像阳光,传递着向上向善的力量;好人就像雨露,滋养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近日,中央文明办在江西吉安举办“中国好人榜”发布活动,发布2021年5月“中国好人榜”,105名身边好人光荣上榜。他们的生动事迹,在平凡中体现着不平凡,闪耀着道德的光辉,为全社会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和标杆,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营造浓厚氛围。
中央文明办秘书局局长赵树杰、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郭建晖、中共吉安市委副书记杨丹共同启动2021年5月“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
三个关键字,小编带你一起回顾活动全过程。
关键字一:红
整场活动充满红色元素,文艺节目《英雄的山,光荣的山》再现光荣的井冈山精神,“为了革命,我家两位亲人没有回来,爷爷留在家里唯一的东西就是这个歌本……”红军后代江满凤在现场深情讲述了爷爷江志华和外公的故事,投身红色文化讲解的东固革命根据地博物馆馆长夏淑英讲述了扎根基层数十载传承红色基因的故事。
少儿舞蹈《灿烂的阳光下》、歌伴舞《永远跟党走》充分地展现了老区人民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感激之情。
关键字二:星
场外,由“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江西好人”“吉安好人”四个方阵组成的长廊,以事迹简介、图片资料,图文并茂地向群众展示我省近年来涌现的100位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事迹,吸引了少先队员、与会人员驻足观看。
场内,受邀来到现场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代表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步入会场。全国道德模范邱娥国、中国文明网副总编辑郝瑞珩为5月上榜的“中国好人”代表颁发入选纪念证书和道德传家宝,少先队员为他们敬献鲜花。
关键字三:暖
“在那样的情形之下,没有时间去考虑别的,救人是第一位。”“在面对整个大家庭的困境面前,我不能逃避,如果我不站出来,这个家就要塌了。”发布会现场,通过对身边好人的事迹展播、现场访谈等形式,展现了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感人事迹和朴素情怀,让大家深入地了解了好人背后的心路历程。这些身边好人朴实的语言和感人的事迹温暖着在场的每名观众,传递着社会正能量和传统美德。
情景朗诵《平凡的奉献》通过各行各业从业者的自述来致敬每一位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
现场志愿者陈涵表示:“听了他们的感人故事,我深受感动、深受鼓舞,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做一名有爱心的人,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行动感染身边更多的人。”
江西7事迹8人荣登榜单。他们分别是:公益路上的"小马达",为贫困群众筑起爱的港湾的李水;火海勇救两老人的六旬退伍老兵刘友生;一句叮咛重千斤,终生坚守为传承的夏淑英;30年扎根乡村“种文化”,做新时代文明实践先行者的吴光明;梦想扎根小村落,青春支起大舞台的张晶晶;矢志不渝担使命满腔热情奉桑榆的李银香;伉俪同心,十余年为娘家撑起一片天的陈志娟、肖志凌。
助人为乐
李水,男,江西萍乡人,1977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赣西肿瘤医院书记院长,他带头捐款捐物在医院设立爱心超市,从日常生活用品方面帮助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他在萍乡市红十字会出资50万元资金发起成立“李水夫妇特别爱心基金”,专门捐助有特殊困难弱势群体;他在了解到有许多志愿者家庭条件较差时,主动提出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每年支助30位家庭困难的志愿者,他所在的医院在他倡导下,为中国好人、道德模范进行减免医疗费用和免费健康体检,他连续16年组织医疗队下基层参加义诊、健康知识普及、文化医疗下乡服务工作,累计下乡义诊千余次。
见义勇为
刘友生,男,1958年3月出生。2021年3月15日凌晨,赣州市兴国县永福街背街社区一九旬老人家里起火,现场浓烟滚滚情况不明。屋内被困有两名老人,且屋内堆放的可燃物多,再加上屋顶盖的是树脂瓦,情况非常危急。刘友生当机立断,和一个小伙子合力托起了卷闸门,冲进火海将两名老人救出。
诚实守信
夏淑英因为祖辈的一句叮咛,她放弃去往城市的机会,坚守在东固大山44年,心甘情愿当一名普普通通的红色讲解员;因为一颗爱党爱国的心,她满怀热忱,创造性工作,服务大众400万余人次,用娓娓动听的讲解拴住了无数神往革命老区的心,将丰厚的东井冈红色历史文化传扬开去……她先后被评为“东固身边好人”“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明星队员”等称号。
敬业奉献
吴光明,男,现为余江区春涛乡文化站站长。30年来,他扎根农村基层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一心服务农民群众,常年开设农技培训、传播农业新技术,帮扶1200余农户走上致富路;他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坚持“种文化”与“送文化”相结合,义务培训乡村文艺骨干,播撒下一颗颗文明实践的“种子”,推动先进文化植根于农村沃土。
张晶晶,女,1990年6月生,预备党员,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瑞洪镇前山村党建文化法制宣传员。为了给孩子一个有父母陪伴的快乐童年,在她的坚持之下,她老公陪她一起留在了家乡。机缘之下,2019年7月始,作为一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员到现在的党建文化法制宣传员,一直坚守在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阵地上,致力于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文明实践站,张晶晶在文明实践中摸索出获得众多领导认可肯定的可复制可粘贴的经验做法,为基层工作注入新力量,大大提高基层干部团体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工作效率。
2010年,李银香告别了执教12年的讲台,转岗到福利院,她从老龄护理工作做起,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摸索出一套完整的养老护理经验,她熟练掌握老年痴呆、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癫痫、偏瘫等老年人常见病的康复护理技能,亲自护理失能老人,带领养老同仁,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努力让老人们能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开创了资溪公益养老市场的新天地。老人们都说:“李院长是最关心我们的人,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孝老爱亲
陈志娟,女,1980年生,吉水县文峰镇黎洞村人;肖志凌,男,1975年生,吉水县芦溪岭林场纪检书记。2009年陈志娟唯一的哥哥,在长途货运途中,突发意外交通事故,下半身瘫痪,欠下巨额医疗费用和债务。陈志娟夫妻面对瘫痪兄长家庭,垫钱还债,养育双侄,为孩子撑起成长蓝天。2012、2014年陈志娟母亲和父亲相继病倒,母亲突发心脏病,经过抢救手术,安装了心脏起搏器,父亲突发患有高血压及肺心病,经过100多天的生死救护,虽挽回了生命,却留下了后遗症,生活也不能自理。陈志娟夫妻面对年迈病残长辈,举债医治,悉心照料,为亲人织就幸福港湾。十年如一日,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孝、敬、仁、爱”的深刻内涵,成为仁孝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