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月21日9时,郑恒丰带着一大包从集镇买来的蔬菜送到幸福食堂,然后打开乐龄中心的大门,烧水备茶叶……去年9月以来,铜鼓县高桥乡高桥村原村支书郑恒丰、李华良,每天轮流到村里的乐龄中心、幸福食堂义务服务,乐此不疲,在当地传为佳话。
高桥村是一个距县城37公里的偏远村子,全村人口1570人,60岁以上的老人有220人。长期以来,村里年轻人大多数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老人偏多。为此,2020年9月,高桥村成立乐龄中心,设立学习室、娱乐室、幸福食堂、文体活动等场所,年满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在乐龄中心下象棋、敲锣鼓、拉二胡、看电视、读书看报,以及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中午就在幸福食堂就餐。
村党支部书记王浩说:“创办乐龄中心,为的是丰富村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老有所为。”
乐龄中心怎么管?谁来管?管理乐龄中心一年365天要天天到岗,幸福食堂的中饭天天要做,事情繁琐,责任重大。村“两委”干部当时很犯难。就在这时,两位老人主动请缨,要求参与管理。一个叫郑恒丰,今年77岁,曾先后担任高桥村两届村支书;另一个叫李华良,今年67岁,曾先后担任高桥村村主任和4届村支书。这两名老支书责任心强,在村民心中威望高,村“两委”很快就批准了他们的请求。
说起郑恒丰、李华良两位的工作,正在乐龄中心活动的老人们争先恐后地发表看法。
“老支书每天一大早,骑电瓶车到集镇买菜,9点左右到中心烧开水,调取暖器,之后就去食堂帮忙捡菜、洗菜、摆放碗筷。”64岁的王志峰抢着说。王志峰是高桥乡政府的退休老干部、老党员,每天到乐龄中心读书看报。
“每天下午我们走了之后,两位老支书还要留下来,收拾冲洗茶杯,关取暖器,打扫卫生。”天天来中心拉二胡吹唢呐、今年61岁的刘长春说。
“多亏老支书忙前忙后,夕阳乐队才能获得汇演二等奖的好成绩。”乐龄中心夕阳乐队成员、68岁的王业明说,2020年12月,乡里组织文艺汇演,前期准备时,郑恒丰天天组织乐队5名成员训练,并且帮助大家报名参赛。
面对大家的夸赞,郑恒丰说:“我与村里这些老人年龄相仿,彼此熟悉,特别好沟通。能够为大家做点事情,看到大家那么开心,内心非常快乐。”李华良说:“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要多做一点奉献。”
乐龄中心开放之初,只有五六个人参加。现在人越来越多,每天都有二三十人。郑牡连天天来打羽毛球,血压指标都下降了;刘长春和几位老人组建夕阳乐团,全乡闻名;王志峰在乐龄中心学会用“学习强国”APP,现在每天学习都在50分上下……
“他们为乐龄中心倾注了很多心血,让村里的老年人在这里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情,大家都愿意来这里参加活动。”王浩说,郑恒丰、李华良在乐龄中心纯属义务帮忙,没有一分钱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