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曾红遍大江南北的蒙古族著名歌唱家布仁巴雅尔(“吉祥三宝”中的父亲)因心梗去世,享年58岁……
今天(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心脏疾病是威胁我省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占据疾病榜首位,而且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比如,我省最年轻的高血压患者只有5岁。
我省心梗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
南大二附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程晓曙教授介绍,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形式,指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发作时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常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程晓曙介绍,我国每年约有54万人死于心梗,平均每分钟就有1人。近年来,我省心梗患者也逐渐增多,医院收治的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中,三四十岁的不在少数,甚至有些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专家提醒,心梗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更应注意心脏健康。
心脑血管疾病成居民健康杀手
据南昌市疾控中心调查报告显示,南昌市城区居民患病构成情况中,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心脑血管疾病都居首位。另外,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也排在前列。
细分还发现,在心血管疾病中,接近八成是高血压,且高血压近年来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南大二附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李菊香介绍说,她收治的患者中,甚至有5岁的小朋友就患有高血压。据不完全统计,这是我省高血压患者中年纪最小的。
记者获悉,我省年轻人猝死的案例也在不断增多。通过对猝死人群的统计发现,心肌梗死居然排在第一位。很多人对心肌梗死的常识不够了解,导致悲剧的发生。
心梗后哪些“雷区”不能进?
心绞痛能扛就扛,尽量不吃药。很多冠心病患者,平时犯心绞痛的时候,总是先忍着,尽量不吃药,以为经常吃药,以后就无效了。其实不然,心绞痛的急救用药如硝酸甘油等,只有长期吃且每天吃的频率又很高的时候,才可能产生耐药性;间断服用,甚至一天吃上三四次,不会形成耐药性。另一方面,心绞痛发作时,及早服药治疗,可以迅速缓解病情,减轻心肌损伤的程度,减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冠心病放上支架就万事大吉。很多心绞痛患者做完支架手术后症状迅速消失,有些人错误地以为,放完支架后就没事了。其实,支架治疗只是一种物理治疗,它通过改善血管局部狭窄,减轻心肌缺血而使心绞痛得到缓解。但是,由于患者有冠状动脉硬化,其他部位同样也会发生狭窄,危险仍然存在,也就是说冠心病没有治愈。况且,有些患者血管病变较多,支架只放在了几个重要部位,还有的狭窄血管没有放支架。因此,放了支架不等于万事大吉,同样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且应根据病情按医生要求继续服药。
容易引起猝死的危险因素有这些!
①经常性出现肩部与颈部强直性发麻,经常头疼、胸闷、耳鸣、目眩,去医院检查也没有结果。
②早发性秃头或不断掉发都预示着工作压力过大,系精神紧张所致,这时一定要想办法减压。
③检查身体时发现肝功能异常,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心电图不正常,要引起重视。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早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治疗。所以,建议每年做一次全面的身体健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救治。
④情绪波动大,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预兆。
⑤肠胃障碍,食欲不振、没胃口,经常不吃早餐或是用餐时间不固定。看似小问题,但背后有着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