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大寿不请戏班乐队立家训 48字家训字字正能量
发布时间:2018-01-08 10:19
按当地风俗,老人九十大寿要请来戏班,大摆宴席,好好热闹一番。近日,宜春市袁州区芦村镇芦布村茶窝组的邹秀英老人过90岁生日,却没请戏班乐队,而是办了一场四世同堂的家风家训会,给80多名后代立家训定家规。
1941年,邹秀英嫁给了芦布村茶窝组的袁炳五,从此生儿育女,省吃俭用,操持家务,任劳任怨,将9个儿女抚养成人,如今已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她的后代们秉承好家风,在各行各业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和智慧,改变命运,改善生活。
“一个多月前,我的伯伯、叔叔、姑姑们就筹划着,想给奶奶办一场热热闹闹的寿宴,没想到奶奶坚决反对,不准大摆宴席,铺张浪费。”邹秀英的孙子袁晓钧对记者说。大家商量决定,遵照老人的意愿,办一个简单的家风家训会,在90岁生日宴上立家训定家规,传承美德家风。
根据奶奶、伯伯、叔叔、姑姑们的讲述,袁晓钧和大家一起以家和万事兴为总则,归纳提炼了“热情正直,爱岗敬业;生财有道,勤俭持家;孝敬长辈,邻里和睦;尊师重教,博学弘德;乐善好施,广结良缘;志存高远,家国天下”的48字家训。他们请来书法家书写家训,制成牌匾,并结合家人秉承好家风的实例,对这6条家训进行了2200多字的注解。
2017年12月31日,邹秀英老人90岁生日,全家老少及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寿宴上,二儿子袁南生代表母亲宣读了家训,子孙们一字一句跟着诵读。前来贺寿的80多位亲人,每人领取了一份《家训及注解》。
“这些家训都是传统美德,在生活中很管用,今后要一代传一代。”邹秀英的三儿子袁小南说。“这么多年,我看到爸爸妈妈、伯伯婶婶们和睦相处,从没红过脸。我们这些后代都要牢记家训,传承好美德家风。”邹秀英的孙子、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的袁辉说。
邹秀英老人九十大寿不请戏班,立家训定家规,在当地传为美谈。芦村镇镇长易红艳说:“邹秀英老人的好家规带来了好家风,好家风造就了好家庭,值得乡亲们借鉴学习。”
稿源:江西日报
作者:邹海斌编辑:余泽伟
热点推荐
江西文明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文明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文明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文明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文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