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陈国宝:照顾妻子55年的板凳人生
发布时间:2013-09-23 10:44

陈国宝,男,86岁,新余市渝水区城南办西街社区居民。55年如一日精心照顾下身瘫痪的妻子,夫妻俩风雨同舟的故事在街坊邻里传为佳话。
8月21日上午,在城南办西街社区干部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西街社区伍家村凤凰门1号小区5栋2单元402室,敲开虚掩的门,屋内传来热情的声音:“请进来。”
一间并不宽敞的屋子里,整齐摆放着餐桌、椅子、冰箱等物件,地面瓷砖很小但很亮堂,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静静地坐在一条长板凳上,很慈祥的望着我们微笑,她叫费粉喜,今年已是82岁高龄了,如果不是细看到她的双脚已经严重萎缩、板凳脚下安着四个轮子,根本不会感觉到面前这位老人是个病人,55年没有站立走过路,坐在这条板凳上度过了55个春夏秋冬。见我们站着,老人一边说话、一边伸出已经明显曲弯了的手指不停地示意我们坐下,费粉喜老家在江苏泰州,她一直说着家乡话,我们听不懂,见我们还没坐下,她便用手搬动板凳,靠着板凳脚下轮子的转动来到我们跟前,并热情地催促我们快坐下。
费粉喜老人很健谈,口齿很清楚,声音很健朗,55年的苦难磨砺了这位坚强的老人。她告诉我们,1958年春天她27岁时,因患类风湿关节炎,双腿抽筋站立困难,手指也开始弯曲僵硬,生病之初,费粉喜还能艰难走路,就是每天早上起来感觉四肢关节僵硬、全身疲倦无力,到镇上一家中医诊所经过针灸治疗后,病情稍稍有所缓解,但中医治疗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她的病痛,随后的三年时间内,她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双腿肌肉不断萎缩,十指关节变形,直至无法站立。
因为行动不便,费粉喜只能依靠一条装有四个轱辘的特殊板凳在房间内行动。更主要的是因为有了丈夫陈国宝的精心照顾,费粉喜才有更大的决心与更坚强的意志与疾病抗争,从而走过了55个板凳年华。
这时门外走进一位白发苍苍、面容憔悴的老人,他就是费粉喜的丈夫、今年86岁的陈国宝。费粉喜的声音忽然变得哽咽与温柔,她抬头望了望身材消瘦的丈夫,忍不住低头抽泣……陈国宝径直走到费粉喜跟前,轻轻拍了拍费粉喜的肩膀,转身面朝我们,满怀欣慰地笑着。
我们提议请陈国宝与费粉喜同坐那条板凳好拍个照片,陈国宝高兴地坐在妻子身边,习惯性用手揉了揉妻子那已经萎缩了的双脚。55年来,陈国宝从来没有放弃一份梦想,那就是有一天,妻子的脚能够好起来,妻子能够重新站起来。
陈国宝老人普通话讲得好,他告诉我们,妻子因为这双脚吃了太多的苦,为一双儿女的成长付出了太多常人无法体会的艰辛。
说起夫妻俩结婚60多年来的经历,陈国宝老人顿时沉默,眼眶红润,头稍稍偏向一侧,从口袋里拿出手帕拭去噙着的泪水。如今房子虽有些老旧,但他一直在细心地打理这个温馨的家,不仅桌椅擦得一尘不染,妻子房里的床褥也收拾得整洁如新,餐厅的墙壁上挂着曾孙的相片以及贴着一张信纸,上面写满两位老人日常生活中须注意的事项,因为行动不便,陈国保需为妻子喂饭,喂饭时,为了方便妻子,细心的他会事先撕好一格一格的卫生纸放在手边,妻子吃饭时不小心把哪里弄脏了,顺手就可以拿起一格卫生纸来擦拭。
年轻时有人问他:“你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妻子,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每天这么辛苦,为什么不请个保姆来照顾妻子呢,这样你就会轻松很多。”陈国保笑着说:“别人照顾妻子哪有自己照顾得好呀,我不放心别人照顾她。”
从青年到老年,一个大男人,几十年来,天天干着服侍老伴、端屎端尿的事情,这在旁人看来,确实有些委屈,但陈国保毫无怨言,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55年如一日地照顾服侍着妻子。记得有一次,费粉喜上厕所,由于地下有水,轮椅没靠稳,摔了一跤,摔伤了头部,儿子、女儿哭成一团,那次以后,陈国保更加注意了,再没发生那种事了。
妻子患病后,一家的重担全部压到陈国宝身上,一方面要照顾患病的妻子,另一方面还要顾及年幼的孩子。在儿子陈文理眼里,父亲为这个家庭做出了巨大的奉献。1963年,陈国宝从江苏调到江西泰和小龙钨矿工作,当时一家四口挤在十多平方米的筒子楼里,陈国宝每天下班之后,回到家就是烧饭、洗衣服,陪妻子聊天。为了把更多的时间用来照顾家人,陈国宝放弃了一些升迁的机会。而让一家人庆幸的是,在陈国宝的照顾下,费粉喜病情没有继续恶化,穿衣、大小便等日常起居费粉喜都能够自理。
为了不给一双儿女增加负担,1982年,陈国宝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带着妻子回到江苏泰州老家。1991年夏天发生了特大洪水,当时安徽、江苏两省受灾最严重,江淮流域一片汪洋,洪水漫入居民家中,水位线看着往上涨。那时每个人都很恐慌,纷纷携妻带子来到政府的安置点。
经过这一次洪水灾害,在儿女们的强烈要求下,陈国宝带着妻子费粉喜来到新余西街社区伍家村定居,一住就是31年。陈国宝对妻子的关心照顾也在西街社区家喻户晓,一双儿女秉承父亲的美德,争相照顾瘫痪的母亲,并代代相传。如今,陈国宝的孙子、外孙女都已成年且非常孝顺,老伴费粉喜不能下楼,孙子、外孙女每周到西街社区伍家村陪老两口,打扫卫生、做饭、陪老人家聊天。现在陈国宝的曾孙6岁,曾外孙9岁,四世同堂的一家,让左邻右舍羡慕不已。
“如今国家的政策好,每个月我们两口子能领到200多元的高龄补贴。”陈国宝说,“刚来到江西的时候是两手空空,每天起早摸黑忙这忙那,照顾妻子,抚育孩子。看着孩子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事业有成,以前的艰辛也算不了什么。”老伴费粉喜也说:“我现在很幸福,老伴对我的好,我永远都会记在心里。”
半个世纪以来,常常有人夸陈国宝不容易,是个难得的好丈夫,他总是谦虚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没有什么好夸的。”
生活宛如一首歌,八旬老人陈国宝照顾患病妻子费粉喜半个多世纪,55年的板凳人生唱响了一首夫妻恩爱歌、人间真情歌、社会和谐歌、中华传统歌。
稿源:江西文明网
作者:编辑:汪增泽
热点推荐
江西文明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文明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文明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文明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文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