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文明网  >  新闻  >  专题频道  >  2013好人评选  >  好人资料

龚强

发布时间:2012-10-08 17:54

  江西省新余市疾控中心龚强见义勇为事迹介绍

  龚强,江西省新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1971年5月9日出生,男,汉族,江西省安义县人。于1997年江西中医学院中医大专毕业,执业医师。2010年就读江西中医学院的新余学院函授站中药本科。他勤奋好学,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掌握了中医、中药的多种专业技能。

  龚强的工作成绩突出,多次受到单位的表彰。2011年5月,龚强因勇救落井儿童的事迹,于2012年1月被新余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危急时刻    舍己救人

  在2011年5月14日(星期六)的上午,租住于城北宋家村的张淑芳夫妇正忙于搬家的事情,无心监护自己的儿子李曜权。七岁的李曜权,独自一人来到村边的一口荒废的水井旁钓虾玩,期间不慎掉入水深达2米5以上的水井中;就在他挣扎无望,生命垂危之时,发出的水声,惊动了恰巧经过此地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龚强同志,龚强循声而去,在没有任何准备、没有任何杂念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井中,拼尽全力将落入水井的李曜权及时救出,拯救了一个七岁儿童的生命。

  当时的水井四壁都是软滑的土壁,攀爬困难,龚强同志跳入狭窄的水井后,双脚根本踩不到水底,况且又是单兵作战,确实承担了较大的生命危险。当被救儿童的母亲张淑芳闻讯赶来,想亲自感谢一下恩人时,浑身湿透的他早已匆匆的离开了村子。张淑芳夫妇经过多方打听,费劲周折,于5月19日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找到了龚强同志,她当面拿出1000元现金作为对龚强同志的感谢时,立即就被龚强婉言谢绝。

  在5月23日的上午,被救者李曜权的父母一起手持感谢信和红色锦旗,来到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大楼前燃放鞭炮,向龚强及其单位领导送上了“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锦旗,“没有他的及时相救,就没有我儿子的今天...”张淑芳再次向儿子的救命恩人表达谢意时激动不已。

  在得知了龚强同志救人的事迹后,单位的工会主席吴敏全的第一反应就是:龚强又做了一件好事。(在高中毕业时,龚强就曾经在围观群众不敢出手的情况下,于孔目江铁桥下救起了一位落水女青年。)工会主席向闻讯而来的记者表示:龚强同志平时做人很本份,有上进心,对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常毫无怨言地承担下来,在单位上一贯表现不错;特别是门卫休病假和事假时,他主动承担打开水和分发信件、报纸的工作。据介绍,龚强还爱好文学写作,在《新余日报》报刊,《文化新余》杂志上发表了多篇作品,其中在新余日报刊登的作品《我的“初级职称”》获得过“我的戒烟故事”征文比赛三等奖。

  龚强同志勇救落井儿童的事迹,被2011年《新余日报》的“每日新余”5月20日、5月26日的第4版连续报道后,受到了市疾控中心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心领导号召大家向龚强同志见义勇为的事迹学习。救人事迹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并迅速被新余市卫生网转载。

  热心公益   奉献爱心

  龚强关心社会,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他多次为身患绝症和贫困病痛患者捐款,奉献爱心。

  在2007年的金秋9月,龚强悄悄地为一位身患皮肤癌绝症的张姓女孩捐款400元,直到病人的父亲找到了他单位的领导表示感谢时,他的爱心举动才被同事们知道,同事们很是惊讶。

  在2009年春风和煦的3月,龚强同志看到了新余日报二版,刊登了一篇有关“贫困患者胡冬梅无钱治疗尿毒症”的报道,引起了他的注意;于3月20日的下午,他前往市人民医院,将300元爱心款交到胡冬梅的手中。因龚强等市民的无私捐助,让处于绝望中的胡冬梅看到了求生的希望。

  特别有意义的是在2011年的“六一”儿童节,龚强同志乘坐公交车,去了一趟新余市渝水区良山镇,看望了身患地中海贫血症的五岁儿童小谢和他的家人,为其捐了款并赠送了礼品。身患重病的儿童靠每月输血维持生命,(妈妈)王键夫妇都是低收入的工人,为了筹钱给他们的儿子换造血干细胞想尽办法、殚精竭力。龚强心里非常感慨,他呼吁社会各界多加关注这些需要关注的人。

  2012年6月13日的新余晚报刊登了---3岁“地贫”女孩终于等来了合适配型、60万元手术费却愁煞家长的新闻。龚强同志知道后,急切的打电话给女孩的母亲晏超英了解情况,并于6月19日下午找到晏超英,为她的女儿何金蓉捐了300元款。据晏超英女士说,在新余晚报刊登了孩子的事情后,龚强同志是第一个打电话给她并捐款的爱心人士,非常的谢谢他。

  深深仁爱之心蕴育救人情怀

  龚强从小受到了父亲行医的影响,少年时期他就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1993年,他考入了江西中医学院后,学习非常的投入,他经常向老师提问,学习、探讨中医理论知识。在第一年的医古文考试中,他获得了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绩。

  医古文里面有一篇《大医精诚》的篇章,大意是:医生治病,应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首先要发慈悲的爱心,决心要普救天下黎民的疾苦;当遇到患者求救时,不论对方富贵、贫贱,美丑或老幼,是否亲友或是仇人等,都要一视同仁,像对待最亲的人一样对待;不怕饥渴、疲劳、寒暑;见人苦恼,若己有之,舍己而一心奔救;这才是天下苍生的大医,才是医生所追求的大志向。通过对医古文的深入学习,他从内心感受到古人舍己救人的理念,使得他逐渐地培养了对他人、对患者的真诚爱心。

  长期的爱心积累,让他形成了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强烈的责任心,并且与落井儿童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龚强同志用自己的具体行动去帮助他人,满怀热情地去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他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用一颗赤诚之心,践行着一个普通工作人员对新时代的责任和义务。

稿源:江西文明网

作者:编辑:余泽伟

  •   评论发表                                                      [>> 查看评论]
  • 用 户: 请文明用语并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相关报道

热点推荐

江西文明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文明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文明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文明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文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