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周桂花:大爱无言 二十六年如一日侍候瘫痪的婆婆
发布时间:2012-08-01 16:29
周桂花,抚州市宜黄县神岗乡龙上村龙上组村民。
她没有伟岸的身躯,却用柔弱的双手,二十六年如一日,始终坚持悉心照料瘫痪在床的婆婆;她没有高深的学问,却懂得不离不弃,在大家庭遭受多次重大变故的情况下,做到伸手相助,患难与共,以自己的勤劳善良、博大的胸怀和惊人的毅力,营造了一幅幅和谐温馨的感人画面,她就是宜黄县神岗乡龙上村龙上组的周桂花——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
1982年,刚满二十岁的周桂花由神岗乡杨坊村嫁到该乡的邻村神岗龙上村杨春英家,做了其长子陈贤良的媳妇。新媳妇的进门,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无限的喜庆与欢乐,杨春英把新娶的如花似玉的儿媳妇看着宝贝似的。不久,随着周桂花儿子的呱呱落地,年仅四十岁出头的杨春英便做了奶奶,更让这个幸福的家庭笑声不断……
谁知好景不长,一年冬天,杨春英去河边洗衣服不慎摔了一跤,这一跤,不仅把腰椎骨给摔断了,更把杨春英此后的日子摔得瘫倒在床上。看着年轻的婆婆跌成重伤,周桂花毫不犹豫地把家中的所有积蓄都拿了带着婆婆四处求医。一年下来,不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就连娘家的嫁妆也全部用光了,可婆婆的伤势依旧没有好转。医生告诉她,杨春英的下半辈子可能只有躺在床上过日子。听了医生的话,她不禁凄然泪下,哭过之后,她暗自告诫自己,擦干眼泪要勇敢地生活。
从此她便担负起了照顾婆婆生活的重任。洗衣、洗澡、送饭、喂饭、大小便等都得她亲手料理,常常天不亮就起床要一直忙到深夜。看到儿媳妇如此操劳,婆婆心里十分难过,她常常埋怨是自己拖累了儿媳。她想,如此日复一日地过日子,何时是个尽头?俗话说久病无孝子,何况是儿媳妇,于是,她好几次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周桂花看出了婆婆的心思,便对婆婆说:“娘啊,安心养病吧!不管多久,我都会全心全意地照料你,你不必担心!”果然,她说到做到,一边悉心照料她,一边经常温言相劝,让婆婆放下思想包袱。不管自己有多累,她都要定时来到婆婆身边端茶送水处理大小便,生怕自己服侍不周惹婆婆生气。在儿媳妇的精心照料下,杨春英终于走出了生活的阴影,接受了残酷的现实,身体恢复得很快,脸上也渐渐有了的笑容。一家人的生活又重新步入了一个有序的轨迹中。
不幸总是结伴而行。可就在周桂花为婆婆想开了而感到庆幸的时候,她八岁的儿子突发急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这一次沉重的打击让这个柔弱的农家女子痛不欲生。躺在床上的婆婆也是呼天喊地、痛哭不止,为了防止婆婆再出意外,她强忍悲痛,强作笑颜耐心劝慰婆婆。可当她一走出婆婆的房间,自己就蹲在角落里独自哭泣。日子一天天过去,劳累、悲痛一齐袭来,终于使这位普通的农家女子挺不住了,病倒了。医生说她积劳成疾,又伤心过度,需要住院治疗,可她一想到躺在床上的婆婆还要自己照料,一大堆农活还要去做,她便打了几天针,包了几包药就又回到了家中,依旧承担起照顾婆婆的重任。
在她的精心操持下,一家人又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小叔子也成家立业了,为了减轻家中生活压力,小叔子夫妻俩选择了外出务工,一家人的生活重担仍然落在周桂花的肩上,可她无怨无悔。
灾难总是接踵而至。不久,小叔子在务工的工地上出了意外,从建筑支架上摔了下来,经抢救无效死亡。听到这一消息,周桂花犹如晴天霹雳,差点晕过去。但伤心归伤心,她还要好好想想怎么把这一消息告诉婆婆。这么大的事不让婆婆知道不行,但让婆婆知道了又怕她寻死觅活,她每天就是在这样的焦虑中几次欲言又止。后来细心的婆婆还是看出了端倪,可怜的婆婆再一次跌入了无限的悲痛之中。害得周桂花一连几十天寸步不离地守护在她身边。可是时隔不久,不幸再一次降临,小叔子的一个儿子又如同当年自己的儿子一样,突发急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这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周桂花如同生活在恶梦中,婆婆也由此病倒了,周桂花作为大嫂,既要安慰妯娌,又要安慰婆婆,既要为病倒的婆婆治病拿药,又要为妯娌寻找生活出路。
“沉舟侧伴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面对多次沉重的打击,周桂花始终没有失去对生活的勇气,她对婆婆生活无微不至的关照,对婆婆情同母女的情感始终如一。2010年2月,她婆婆已经辞世。临终前,婆婆断断续续地对她说:“桂花呀,这些年来,可苦了你,要是没有你,我活不到现在!” 婆婆去世之后,她的公公伤心过度,加上年纪又大,已近九十,身体越发不如以往,劈柴、洗衣、做饭,料理家务、照顾公公和孩子的重任自然是落到了她的身上。她二十六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婆婆的感人事迹在全县上下广为传唱, 2009年她被评为全县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成为乡村孝老敬亲的典范 。
如今,自己的儿子也已长大成人,也当了妯娌也有了新家,年近五旬的周桂花和全家人过着平淡充实而美满的生活。
稿源:江西文明网
作者:编辑:舒红
热点推荐
江西文明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文明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文明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文明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文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