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奉献)张禄清:一心为公 敬业奉献
发布时间:2012-08-01 16:29
张禄清,男,1971年5月出生,宜春市丰城上塘镇榨里村人。现任上塘镇上塘村委会榨里村小组长,他热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短短的一年时间,就把榨里村组彻底变了个样,受到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榨里村辖区内地下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上个世纪到处开了小煤窑,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张禄清任职后,望着村庄一片光秃秃的山沉思,如何改变这里的生态环境?他同村组干闻商量,召开村民会议,荒山只有进行造林绿化,才能改变恶劣的环境。在公平竞标下,全村400余亩荒山承包给村民植树造林。然后他积极为承包者联系挖掘机对荒山进行整改,联系栽植的树苗。去冬今春,短短的3个月时间内,在他的忙碌下,昔日的荒山野岗,如今树苗已长得郁郁葱葱。这项造林绿化工程,既为村级和农户增加了收入,又改变了本地的生态环境。
榨里村在80年代开挖小煤窑时,全上塘镇的富裕村,当时修的一条2米宽的水泥路已变成坑坑洼洼,村民进出极不方便。要想富,先修路。张禄清想要改造这条破烂不堪的路,可是刚接手的村集体经济只有7千余元。没有资金要修路谈何容易?他召开村民代表会和村民大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并第一个从自己口袋里带头拿出5万元垫资。然后向镇政府、村委会写报告申请资金支持,向各企事业单位去化缘,通过各种办法集资到10多万元资金。为了节约资金,减少开支,他同村组干部顶着酷暑奋战在修路一线。为了修好这条路,他不仅瘦掉了一身肉,而且晒得身上脱了一层皮。在他的带领下,一条4.5米宽,700余米长的进村公路,平整通到了村口。然后他又购来香樟树,让村民栽植在公路两边,并且安装了路灯。如今,一条绿化、亮化、美化的公路呈现在我们眼前。
榨里村小组在本地属一个大村庄,宗族派性严重,偷电现象时常发生,存在很多不良的社会风气。张禄清任职后,首先对村点的线路和村民电表进行整改,对乱搭乱挂的电线彻底清除,清除安全隐患,家家户户重新更换电表、表箱实行专人看护。并教育村民安全用电、节约用电。每月统计下来,节约用电5000多度。然后对任职前本村张长日和张细良两房的打架斗殴问题,在他多次上门做双方的调解工作,最终握手言和,同时对村内其他宗族派性矛盾及时排查,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预防纠纷激化,并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村庄内无“黄、赌、毒”等丑恶社会现象,全村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张禄清同志不管是在任职前,不是任职后,关心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是他的一贯行为。每年每逢过节,他总是带着礼品去看望那些特别困难的村民。村组老党员张细生生是户低保户,儿子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张细生在今年元月去世,儿子张才火今年12月去世,家里是一贫如洗,这对父子的丧事都是在张禄清带领村组干部筹钱,组织村民为其安葬。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张禄清同志的一系列事迹,多次得到镇党政府和群众的称颂。先后被评为上塘镇先进个人、市先进人大代表。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认为这真正是一位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的基层干部。
稿源:江西文明网
作者:编辑:舒红
热点推荐
江西文明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文明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文明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文明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文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