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罗亮:无偿献血20年
发布时间:2012-05-22 15:09
――高安市三中罗亮同志先进事迹
罗亮,男,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三中一名普通教师。
在医院、献血站、流动采血车里留下了他捋起衣袖,用鲜血救人于危难的身影,在校园、学生心中留下了他慷慨解囊,用微薄的收入资助贫困失学学子的善举;在社会福利院里留下了他不是儿子却胜是儿子一曲曲感人肺腑的孝心之歌。单位领导、同事都说他是好人。20年来,他无偿献血累计达18000多毫升;走上工作岗位后,累计资助困难学生数万余元;在福利院义务服务到目前为止从未间断。
1999年,他被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合授予“全国无偿献血贡献金杯奖”,是全省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无偿献血者。2006年市政府授予他市科学发展和谐创业主题教育“十佳爱心人物”称号。
他就是江西省高安三中一名普通教师罗亮。
一、把热血注入别人生命
“第一次献血,嗯……当时也没想那么多,那时对献血了解不是很多,说实话心里还真有点忐忑不安,”这是罗亮回忆20年前第一次献血时的感受。1993年,他刚刚满18岁,在福建某部队服役,偶然的机会和战友在逛街时看到了当时还不为大家所理解的献血一举。在流动献血车旁他驻足了一会,拽着战友便径直走入献血车,挽起衣袖跳动的脉膊中缓缓流出400ml点燃他人生命的血液。
“偶然吧”这三个字他说的很笃定,一个人一生中有很多偶然,可是20年、不间断无偿献血,这就是一种必然。一种源自内心对他人爱的必然。一种来自内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必然。
在部队服役3年间,罗亮多次到当地献血站无偿献血,受到部队和地方有关部门的肯定与表彰。1995年,在厦门市荣获全国无偿献血银质奖章,当地政府领导为此要将他留厦门,罗亮却婉言辞谢,毅然回到家乡,将自己的这份大爱带回故园。
1996年罗亮从部队退役到了地方进入高安三中工作。上班后不久,他就找到高安市血站献血,由于高安甚至江西无偿献血都比较落后,因此血库血液经常告急,罗亮索性就将手机号码留在血站。并告诉工作人员,只要有需要随时可以联系他。机采血小板出现后,罗亮还经常到50多公里外的省城,150多公里外的宜春献血。并总会留下一句“如果有需要可以随时可以联系我”的话。
2003年冬的一个深夜,睡梦中的罗亮被一阵铃声惊醒,原来,市人民医院一位病人因车祸生命攸关。急需输血,血库却又缺血。接到紧急求助电话,罗亮二话没说,立即打的到医院,献出了560毫升鲜血,病人脱离了危险,病人家属感动不已。
“奉献自己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那些绝望的生命,我都会一直坚持下去。当然,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罗亮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罗亮不仅自己无偿献血还鼓励其他人也加入进来。他从身边亲人的思想工作做起。刚开始,家人并不理解,尤其是上了年纪的母亲,常苦口婆心劝他不要做“傻事”,罗亮总是耐心地跟母亲讲解献血的知识及意义,通过多年的努力,家人开始理解他的行为并表示支持,在罗亮的带动下,他的姐夫,妻子等身边的亲人也纷纷加入献血的行列,罗亮还利用空闲时间组织学生配合献血站的工作一起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进行无偿献血宣传活动。在他的影响下身边的同事、朋友纷纷加入到无偿献血的义举之中。
二、用爱心成就别人的梦想
罗亮所在学校每年3月都会开展献爱心,扶贫助学活动,他总是积极参与,并主动与在校贫困生活结成帮扶对子。在他的资助下很多学子都顺利读完高中。
2003年暑假,罗亮因学校工作需要到自己曾经生活过乡镇进行学校招生宣传工作,当他从初中毕业学校得知本乡一名女学生——刘晶中考考取取610分不错的成绩,但因父母离异,跟着外公生活,家中经济拮据,可能会辍学在家情况后。便向学校问清刘晶的地址,独自前往她家中,向其家人说明来意愿意伸出援助之手资助刘晶读书。开学当日,罗亮带着他到三中报到,并且替她缴纳了学费,在校期间罗亮每月都给刘晶200元生活费,若遇到生病打针,罗亮也亲自带他去。对于仅靠工资收入为主的罗亮来说,这也应不是一个小数目,可他说:“挤一挤,自己少用点嘛”。由于刘晶家庭的原因造成她寡言少语,罗亮便经常找她谈心交流。
现在刘晶变得性格开朗,在南昌开了一家化妆品店。
三、用孝心填满老人的心灵
一首歌唱的好:“只要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罗亮把这颗爱心带给了比他年小的学生,也带给了年长的孤寡老人。
从1996年起罗亮每隔一段时间便到市福利院看望在院的老人,帮助他们打扫卫生,陪他们谈心,还经常带学生去给它们表演节目驱散老人们心中的阴霾。福利院的老人见到他来,总会喃喃的自语道:“儿子来了,儿子来了。”
罗亮从行武到教师,身份的改变,职业的改变,岁月的变迁,可助人为乐,大爱无疆的优秀品质从未改变,在平凡的生活中写出一个大爱的人生。
稿源:江西文明网
作者:编辑:舒红
热点推荐
江西文明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文明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文明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文明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文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