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文明网  >  新闻  >  专题频道  >  2013好人评选  >  好人资料

(助人为乐)晏腊生:帮助了别人 快乐了自己

发布时间:2011-10-25 16:30

晏腊生,男,汉族,1968年12月生,江西省靖安县香田乡吉洛村村民。

晏腊生是一个朴实的农村汉子,家里的经济收入并不太好,平常也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可就是这样一位朴实的农民,多次从有限的收入里出资帮助困难学生,用他的真情托起多位学生求学的梦想,他还热心地方公益,出钱出力不遗余力,深受到了当地群众爱戴。

晏腊生有一对儿女,大的女儿在上初中,小的儿子还在上小学。家里的收入主要依靠做点小生意、打打零工以及几亩农田,他的生活很简朴,家中没有奢华的装饰,常年的操劳使得他与实际年龄有些许的差距。可就是这样一位朴实的农民,多年来一直毫无私心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用他的爱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最大努力地帮助别人是他最大的心愿。他总是说,自己就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他绝不想孩子们再走他走过的路,因此他总是尽力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让那些贫困孩子们圆求学梦想。

吉洛村是香田乡经济状况相对较好的村庄之一,但是他所在的晏家组由于人多地少,农户们增收的渠道一直较窄。同组的有位村民家特别困难,他的小孩随时都面临着失学的危险,每次到了开学前,晏腊生都会主动找到这位农户,给他孩子开学所需的费用,并说不用急着还,孩子上学要紧,即便自己也不是很富裕,但晏腊生每年开学时都会记得这些事。不管村民家里有什么困难,找到他的时候,他总是毫无怨言的答应下来,并尽心尽力的把这做好;地方上捐资修筑水泥路,晏腊生也是带头响应捐款,并主动到工地上帮忙,不要一分一毫的报酬。

他记不清多少次有人说他傻,也记不清有多少次又因为这些事情和妻子闹不愉快,更记不清自己帮助别人花去了多少钱而没有归还。即使是这样,多年来,他一直坚持着。妻子有时候虽然也有怨言,对他有些许的不理解,但他总是说:“我们苦一点没关系,孩子们好,村民邻居们好,我们应该高兴,比我们苦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呢!”每每听到这些,他的妻子余秋花总是无奈的笑笑。

晏家组以前是条泥巴路沟通着全村人的出行,“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是那时候的真实写照。为了改善村民的出行,在上级政府有关政策的扶助下,决定修建一条水泥路彻底改善群众的出行。但是较大的资金缺口一直困扰着工程的开工,听到这个消息后。晏腊生主动找到村里面的几个长辈,商量着捐款修路的事情,并首先许诺捐款一千元,在他的倡议下,资金缺口很快弥补上了。这时,他又带领群众投工投劳,很快就完成了村民梦寐多年的水泥路。

晏家组的村民谈到晏腊生都会竖起大拇指,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了每一个这里的人。如今,晏腊生依旧继续着自己助人为乐的事业,他也依旧过着勤俭朴实的生活。他总是说,自己的每天虽然简单,但是很充实,他只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都参与到助人为乐的事情中来,这样,我们的家乡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越来越富足。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业绩,但晏腊生以其乐于付出、不图回报的奉献精神,平平淡淡、真诚无私的乐观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稿源:江西文明网

作者:编辑:舒红

  •   评论发表                                                      [>> 查看评论]
  • 用 户: 请文明用语并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相关报道

热点推荐

江西文明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文明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文明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文明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文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