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袁晓梅:孝老爱亲 从“心”开始
发布时间:2011-08-30 10:44
——分宜县天工社区党支部书记袁晓梅孝老爱亲事迹
袁晓梅,分宜县分宜镇天工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她兢兢业业,十几年如一日克尽职守,以创建和谐社会为己任,更是把敬老爱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居民增强尊老敬老意识,努力让每一位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为;作为妻子,她做到了贤良体贴;作为母亲,她做到了慈爱善良;作为女儿,她做到了百事孝为先。她赢得了领导的认可、居民的好评、家人的尊重。历年来获得了各种荣誉: 2004年,获市巾帼建功先进个人;2005年,选为市妇代会代表;1996-2006年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 2000年,获得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2004年,获市综治工作“十佳”居委会干部;2005年,获市、县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2006年,获省、县“四五”普法宣传教育先进个人;2008年,获全国“平安家庭”示范户、市“三八红旗手”荣誉先进个人、县“先锋储绩”先进个人;2009年,获全国“孝亲敬老”先进个人、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市“科学技术”工作先进个人、市“文明平安”家庭荣誉称号、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和谐平安创建工作先进”、 县“优秀劳动”保障协理员;2010年,获省“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先进个人、市“2009年度全市优秀居委会综治工作干部”、 市“五好文明”家庭标兵先进个人、县“民族宗教”工作先进个人、县“全县优秀劳动保障协理员”、 县“优秀社区组织书记先进个人”。
天工社区位于分宜县城东侧,是分宜镇所辖五个社区之一,区域面积6.76平方公里,现有住户2860户,居民8000余人。由于天工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该地段居民多,个体户多,流动人口多,情况相当复杂,光是居委会的那一摊子事就够她忙的了,但她丝毫没被琐碎的工作和繁重的任务所压倒,她常说:“尊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必须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对待老人。”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她思想上重视敬老爱老工作
袁书记常说: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上一辈的努力拼搏,正是他们当年的辛勤劳动打下了基础,我们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当年的劳动者虽然已经年过花甲,脱离劳动了,但他们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实际上就是尊重我们自己!关心照顾好老年人的生活,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要求和应尽的责任,也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这朴实的话语中,句句都折射着他尊老爱老的崇高精神境界。
她行动上落实尊老敬老工作
建立功能齐全的社区老年服务中心。袁书记非常重视老年服务设施建设,向上级政府争取资金十万余元建成了一个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的社区老年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有健身房、乒乓球室、图书室、棋牌室、教室、娱乐歌舞厅、老年科普学校等,配有电视机、音响、棋牌、图书5000册、大型健身器材6件等娱乐活动设施。社区还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了老年服务中心。为80余户居民送去了困难补助,为424户908人困难居民办理了低保,为老年义务检查身体300人次,使社区老年人感到极大的温暖。
开展了老年精神需求的各项文体活动。袁书记把开展文化活动作为活跃老年人精神生活有效手段来抓。在她的组织下社区居委会成立了老年文艺演出队,老年秧歌队、老年腰鼓队、老年太极拳(剑)队,中老年气功队,老年门球队。经常带领这些队伍进行文艺演出,包括在市参加老年文艺活动演出、分宜县大礼堂、分宜广场、社区文化广场四场大型文艺演出,观众达千余人,受到了市、县、镇各级领导的赞扬和社区居民的好评。形成了各类特色的社区文化,同时,兴建了晨晚练点,集中练功、练拳、练剑、慢步行等健身活动,坚持了运动经常性和多样性。老人们有感地说:参加老年健身体育运动会,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打腰鼓、扭秧歌,带给我们新的生活情趣,打出了我们的新生活。
广泛开展了敬老助老活动。袁书记始终把老年人的冷暖记挂在心,真心实意为老年人办事,组织开展敬老助老活动。活动形式主要有:敬老捐助、敬老座谈会、老年人健康讲座、老年人知识竞赛、老年人参观,老年人健康检查、对老年人慰问,重点是走访慰问病困老人,孤寡老人,给80岁老人祝寿,送生日蛋糕。通过各种形式的敬老助老活动,增进了老年人心身健康,现在老年人活动多了,娱乐多了,精神生活丰富了,快乐伴随每一天。
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构建老年人和谐生活。袁书记很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观念创新,倡导讲究科学养生。现在他们的养生方式是:走出封闭的小家庭,用时尚的生活观念,健康的生活方式,构建和谐的老年生活,形成了一批家庭型合家欢、社区型的邻里亲,老友型的结伴乐。出现了许多家庭式互帮互助会,如居民李泽林、昌珠根、周锦生三家互为邻居,不是兄弟胜是兄弟、一家有难三家帮忙。结伴派北京、山清山等)、相约健身、兴趣舞会、棋牌对垒、交友取乐(棋友、牌友、球友、钩友、操友、舞友、花友)同龄相嬉、乐而忘忧。同时,我们还根据老年人不满足福利型送温暖,而是讲究享受型追求的时尚特点,采取“走出来、走进去”的基本服务方式,开展“送红包、送法律、送文化、送科技、送岗位、送健康”六送活动,帮其所难,送其所需,营造出健康欢乐,和睦融洽,互帮互助的社会氛围。
热情支持老年人参加公益活动,帮助他们老有所为。袁书记积极鼓励老年人参加整治环境,保护生态、禁赌禁毒、扶贫助学,上街宣传,为社区担负一项工作等公益活动,发挥余热。并组织老年人开展创五好(政治学习好、参加活动好、发挥余热好、遵纪守法好、教育子女好)和老年人参加五个一(为党建工作提一条建议、参加一项健身活动、培养一个个人爱好、总结一条健身经验)活动。退休老同志卢家室等八位同志热心关心下一代,经常义务巡逻网吧,帮助两劳回籍人员。老党员、老同志严有苟、谢春生退休后不当闲人,利用自己的专业管理优势,创办民营企业,为分宜的经济文明做出了贡献。老同志熊珠妹,年老心不老,为了公益事业,给社区出点子、当参谋、积极从各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退休职工钟艳丽、张芬连等成员,一心扑在工作上,组织老年人科学健身,带头做健身功、练健身剑、做健身操,为丰富老年精神生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社区举办了老年之窗和老年简报,宣传党的老年工作方针,及时表扬了老有所为的好人好事。
她在家庭中是孝亲敬老的楷模
作为家庭女主人的袁晓梅,是一个从山村走出来的贫苦女孩,从普通农民走进镇办企业当鞋厂工人,在众人的搓合下,与鞋厂一位同样贫苦的男孩成家,出嫁时,连简单的婚礼都简化了,原因是当时双方家境贫寒。一路走来,她俩携手共进,相敬如宾,勤俭持家,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她家现在上有八十多岁的婆婆下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对待婆婆,她悉心照顾了多年,因婆婆多年寡居,性格孤癖。她就经常抽出时间陪老人聊天逛街,主动和老人说心里话,倾诉自己的快乐与忧郁,使婆婆从不感觉寂寞。她婆婆常常对别人说:“我这个媳妇,对我是知冷知热,什么心里话都会跟我说,比女儿还更亲呀。”对待儿子的教育,她却有独到之处,要求非常严格,十多岁的儿子,她就要他们利用假期去送水赚学费,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儿子一身风来一身雨,早出晚归,回家就倒头便睡,让她着实感到心疼,但想到儿子能自信、自立、自强,又觉得无比的欣慰,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两个孩子都非常优秀。
正是这样一位社区书记、主任,她尽自己的能力帮助老人,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群众,为居民办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实事,每一件事情都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无悔追求,表达了一名社区干部的拳拳之心。作为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她对老人尊敬孝顺,对丈夫恩爱有加,对子女用心教育,诠释着一名好媳妇、好妻子、好母亲的角色。(作者:梁颖、曾小良)
稿源:江西文明网
作者:编辑:舒红
热点推荐
江西文明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文明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文明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文明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文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