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文明网  >  新闻  >  专题频道  >  2013好人评选  >  好人资料

(敬业奉献)袁志勇:25年 依然坚守在大山深处

发布时间:2011-07-21 11:14

袁志勇,铜鼓县棋坪镇林业工作站职工。

事迹简介:8年办证放行,办理木竹放行近20万方,毛竹500多万根,没有出过一次差错,这是一个尽职的敬业者。 

如果你现在去铜鼓县棋坪镇林业工作站办事大厅窗口,就能看到一个脸上带着笑容,略显老相的山里汉子,这个人就是袁志勇。

“志勇同志办事很认真,很本分。不论分配他做什么工作,他都是很细致地去做,从来没出过差错。”

谈起袁志勇,棋坪林工站原站长现林业局防火办主任蔡冬生这样评价,“那时候,他还兼任单位的出纳,只要单位上超过500元现金,他会马上去信用社存到单位户头,非常认真地执行规定。”

“志勇是个不讲条件的同志。”已退休的棋坪林工站老站长黄菊湘这样讲。棋坪镇罗坊、游源两村在1990年到1991年进行高标准世行贷款造林2000余亩,当时办公条件有限,志勇同志每天骑自行车前往11公里外的造林工地,真正是风里来,雨里去,一天往返就是22公里。

“志勇是个忠于职守的同志。”已退休的花山林工站老站长张成龙这样谈起。1994年4月上旬,有一天天气特别恶劣,雨下的很大,但离站13公里的中肖村打电话来说急需林工站去人办理相关手续,当时正好他和另外一个同志在岗,放下电话两人就赶去了中肖村,事情办完后回站途中,雨水浸泡的山路更加泥泞,路太滑了,他们骑的摩托不幸翻到路沟里,志勇同志左脚严重受伤,送往县医院救治,缝了13针。

“志勇是个敢担风险的同志。”蔡冬生主任后来专门打电话过来给笔者,谈起了这样一件事。公益林管护资金按规定是一年一发,但大梅、幽居两村离棋坪太远了,居民来取十分不方便,而且那里公益林也多,有6万多亩,站里决定年底前到大梅、幽居定点集中发放两天,把钱送到老乡门口。他和志勇同志两个人从2002—2004年连续三年将大梅、幽居二村公益林管护资金,总额近60万元的现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几百户林农手中。“当时,每年去的时候总是心惊胆战的,19万多啊,几十公里山路,还是步行,真怕有什么意外,但想到老乡们拿到钱后的欢喜,心里又鼓起了勇气。”,后来采访老袁时,老袁如是说。

“志勇是个肯钻研的同志。”现任棋坪林工站站长张武昌说道。2008年开始省里要求电子办证,老袁从来没用过电脑,但办证必须电脑录入,这下老袁傻眼了,各种输入法他基本上都是第一次听说过,想学五笔,老是忘词根,毕竟,年纪大了,记忆力不比从前了。用拼音,更难,老是拼不出来,在乡村讲了几十年土话,自然拼不出标准音标。后来还是个老司机支招,说数字五笔输入法合适他学,“那段时间老袁每天吃饭都特少,每天晚上一、二点钟灯都亮着,人也明显瘦了”,功夫不负有心人,老袁终于掌握并能熟练运用数字五笔输入法,比上级要求的时间还提前了一个月。

“老袁这个人很热情、很实在。”

说起袁志勇,幽居村村长周典发笑了,“老袁这个人很热情、很实在,我跟他打了十多年的交道了,找他办证从来都是笑嘻嘻的,哪怕是晚上11点多。我们村办理的采伐证快到期前一个星期,他总会打电话叫我们赶快办理,好多次,村里想请他吃顿饭表示感谢,他总是会有事,呵呵!”。

在办事大厅,最忙的总是老袁,没办法,棋坪是个木材大镇,办理放行的实在是太多了,基本上每天吃饭最晚的就是他。经常有人晚上十一、二点来敲门,不用问,肯定是来找老袁办理放行的。有人这样劝他,以后你叫他们明天来办手续嘛,这已经不是工作时间了。老袁是这样回答的,“山里人进深山也不容易,运出来更不容易,他们也把握不准时间,不能怪他们,我们拿工资的应该多为他们考虑考虑。”是啊,他确实在为群众考虑,可自己却因为作息不正常,饮食不规律而得了糖尿病。同时,视力也变的模糊。在办公室,每隔个把小时左右,同事们就又会看到老袁在滴眼药水了。

说老袁实在的,还有鸿昌公司的老总。据他回忆,08年冬天的一个星期五,公司加工完一批雪压材,要办证外运,那时候林工站早已下班了,打电话给老袁,他已经在回铜鼓的路上,都到高桥了,我一说事由,老袁说要我等着,他会赶回来,晚上8点的时候,老袁果然打“摩的”回来了,顺利办完了相关手续。“确实挺感动的,现在我还记得他到林工站门口满脸通红、头发上全是雪的样子,印象太深了。”

“老袁啊,挺勤快的,爱帮忙,老实人一个。”

老袁很勤快,这是站里公认的。每天早上最早起来的就是他,扫地、檫桌子,洗茶杯,大家都明白,这不是他的工作,也不是他的义务。每次镇里对镇直各单位进行卫生检查评比,第一名基本都是林工站了,大家都很感谢他。但用老袁自己的话说:“我这人就是闲不住。”

老袁爱帮忙,这也是众所周知的。在2009年全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期间,同事们都是早上6点就要出门,晚上基本上是8点以后才能回来,老袁因为岗位的原因就守“家”,他确实走不开,他太忙了。然而,他那段时间也没有午休,了解老袁的人都知道,老袁有午休的习惯,哪怕是半个小时(说句题外话,老袁午休的习惯也是因为晚上睡的少才慢慢养成的)。他做什么去了呢?他帮同事们把衣服都洗了,晚上又帮他们收好,还烧好开水。第二天,大家出门工作的时候,带者老袁的热情,大伙儿又是个个精神抖擞。

老袁老实,讲原则。棋坪镇都知道。有个姓王的老朋友,十几年的交情,有次找他办放行的时候,悄悄把他拉倒一边,偷偷给个500块钱的红包,请他开指标的时候开少点,当时老袁脸就变了,声音也大了:“这怎么行呢,这是要犯法的事,收你的钱是要砸我饭碗的。”搞的那朋友当场就下不来台,从此以后再也不跟他来往了。几年前,镇里一领导的亲戚在花山村砍了几百根毛竹,手续都合法。因为离棋坪近,图个方便,就拉到棋坪来办放行,结果老袁不同意办证放行,该领导特意打电话过来求情,老袁就是不同意,说规定是不能办理异地放行的,最后那人没办法,还是到拉到花山去办相关手续了。

“我们家老头子,一根筋,太老实了”

老袁一直过得很苦,现在一家人都还是住长红机械厂六十年代建造的职工宿舍。老母亲一直有病,腿脚不方便,需要人照顾,爱人因此也很少出去做事,主要在家照顾老人。家里一直希望老袁回县城工作,可以帮忙照顾家里,可是老袁从来没有主动向组织开过口,提过要求,一提起这事,老袁的妻子就忍不住埋怨:“你说不提就不提吧,就他那样,我也不指望他提,可是人家领导看我们家困难,主动问他,要不要换个岗位,回城或者是到城关镇来工作,能方便照顾下家,他倒好,说别人更需要照顾,又把机会让给别人了,这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他就是一根筋,脑子不会转弯,太老实了,净吃亏。”妻子越说越火,“就说前年吧,他居然说孩子也大学毕业了,还是让更需要照顾的人回去吧,你说气人不气人。小孩从小到大,他基本没怎么管过,我一个人也管不过来,本来初中成绩还很好的,结果到高中人就野了,成绩也掉下来了,只考了个专科,现在都没份稳定的工作。”妻子说着眼泪就流下来了。老袁只是尴尬的冲我们憨厚的笑笑,半天没出声。

说老袁一根筋的,还有他姐夫。04年,老袁姐姐因病去世的时候,老袁去帮忙,可只帮了2天,就回单位了,没办法,那段时间单位忙,离不开。当时回去的时候,他姐夫就骂了他一顿,现在也很少和老袁来往了,连外甥也基本不理他。我们去采访的时候,老袁姐夫也没给老袁说半句好话。后来问起老袁这件事的时候,老袁也很吃惊,“这是我的错,不能怪我姐夫,我确实对不起我老姐。可单位确实是忙啊,又没有人能接手我的工作。”说着,老袁低下了头,眼睛红红的。

25年,9100多个日夜,换了四个单位,转了六个岗位,放弃了多次回城机会,到现在依然坚守在大山深处,这是一个无悔的坚守者。

稿源:江西文明网

作者:编辑:舒红

  •   评论发表                                                      [>> 查看评论]
  • 用 户: 请文明用语并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相关报道

热点推荐

江西文明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文明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文明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文明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文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