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文明网  >  新闻  >  专题频道  >  2013好人评选  >  好人资料

(孝老爱亲)张甲通:照顾患重病妻子20年如一日

发布时间:2011-05-20 14:13

张甲通,男,55岁,奉新县干洲镇洪川村张家组人。

事迹简介:“真的是,我拖累了你呀!……”“都老夫老妻了,还讲这些……”

暖暖的春日里,农家小屋的门前沙发里坐着一位脸庞清秀、衣着整洁的农妇,身旁一位中等个头的老汉正轻言细语与她交谈着,户外明媚的春光与这和谐的农家图交融在一起,溢满了温馨!然谁会想到这位今年54岁、名叫余延秋的农妇竟是位双目失明、尿毒症、糖尿病、脑梗塞等综合症患者,身旁55岁的老汉是丈夫张甲通,他们相濡以沫、不离不弃,在与病魔斗争的路上携手走过了整整20个春秋……

幸福家庭

1980年2月,奉新县干洲镇洪川村张家组小伙张甲通在亲朋好友的介绍下与本地漂亮姑娘余延秋喜结连理,两人家境虽然都不太宽裕,但有一身泥工好手艺的张甲通勤劳能干,妻子余延秋温柔贤淑,持家勤俭,正如古话说的:“外有摇钱树,家有聚宝盆。”加上责任田已开始承包,勤劳的张甲通夫妇很快就过上了红火的日子!1984年春,伴着大女儿翠翠的一阵哭啼声,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又多添了一份快乐和生机!

好事是接连而来的,1985年冬,二女儿玲玲又顺利降生了,热闹的家里更显热闹。那时,农村责任承包制落实得热火朝天,农民朋友的腰包越来越鼓,富裕了的人们纷纷将钱投在了建房上,泥水活做得漂亮的张甲通便有了施展自己才能的天地,渐渐的他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建筑施工队老板。由于他做事细心、踏实、讲信誉,他的施工队在当地非常受欢迎!时至1988年秋,30刚出头的张甲通又双喜临门,三女儿三妹出生,家里率先在当地建起了一幢全砖混凝土的小洋楼,红火的小日子惹来乡邻们一阵阵羡慕的目光!尽管是纯女户,但喜欢孩子没有封建观念的张甲通夫妇照样沉浸在幸福和甜蜜中……

突然变故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善良的张甲通一家陶醉于美满的生活中时,1991年5月31日,一场突来的灾难降临到了他们家中,那天下午,在田间劳作的余延秋突然晕倒,送医院检查发现,竟患上了严重的糖尿病、高血压。经过抢救余延秋虽然脱离了危险,但却引发了不少并发症,最严重的是这年8月又突发脑梗塞……余延秋病重期间先后在镇上、县城、省城等多家医院治疗,病情虽有所缓解,但效果都不甚明显,再后来发展到生活上不能自理,两年后又渐渐双目失明……

接连而来的病魔打击,使这个原本幸福、健康、快乐的家象突然遭受了强烈的地震一般,全家人生活没有了方向。以前放心在外搞基建承包的张甲通,怕请来照顾妻子的保姆不细心,干脆放下自己正红火的事业,回到家中专门照料病重的妻子……1997年10月,正当别的小孩还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在教室里读书时,张甲通的大女儿翠翠只好辍学回家,帮着做些家务,以减轻家里的负担;2001年9月已在宜春卫校读了一年书的二女儿玲玲也因为家里的负债,不得不放下心爱的书本,放弃做白衣天使的梦想,和长自己一岁的姐姐远离家乡,到深圳打工赚钱为母亲治病……

患难与共

本以为有了自己的悉心照料,妻子会渐渐好起来,但事与愿违,病情发展到去年7月,余延秋的病情再度恶化,以前糖尿病、高血压、脑梗塞、心衰等引起的肾衰竭正式确诊为尿毒症,这对张甲通一家来说,无疑又是一个晴天霹雳!

“好在现在县城一级的医院可以进行透析,要不还真不知道怎么办?现在我最大的压力是钱,这几年多亏了大女儿、二女儿,要不是她们打工赚点钱,这个家真快支撑不下了!刚师大毕业的小女儿也在南昌找到了工作,多少可以贴补点家用,当然对比我老伴每星期两次800多元的透析费来说还真是杯水车薪!”谈到妻子的病,满脸沧桑的张甲通道出更多的无奈。“其次是休息压力,这些年来,晚上我几乎没睡过觉,老伴心衰严重,躺不了5分钟就要坐起来,反反复复的哪能睡得着,只有白天我老娘稍稍替下,我才勉强打得个盹,碰上农忙我还得挤出时间去照料3亩责任田,要不一家人连饭都吃不上!……”

说这些话时,笔者看到老张这条硬汉的眼里噙满了泪水,不过这位纯朴的老农对当今社会还是充满了感激,他感慨地说:“老伴的病虽然难治好,但好在是生活在新社会,国家能报销这么多钱,政府还给我和老伴办理了低保,要不我俚会活得更艰难!……”

笔者得知仅从2010年7月起,张甲通为妻子透析治病就花去了5万余元,如果加上以前十多年的治疗费用,早就超过20万了。为了支持张甲通,好心的邻居们经常会抽空来帮助他做点农活,亲朋好友能送的送了,能借的借了,但面临未来高额的治疗费用,张甲通的脸上写满的是更多的悲伤和无奈……

稿源:江西文明网

作者:编辑:舒红

  •   评论发表                                                      [>> 查看评论]
  • 用 户: 请文明用语并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相关报道

热点推荐

江西文明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文明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文明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文明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文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