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文明网  >  新闻  >  专题频道  >  2013好人评选  >  好人资料

(孝老爱亲)彭贵珍:爱的肩膀,很宽

发布时间:2011-03-01 15:30

彭贵珍:女,43岁,樟树市店下镇大汗村委火山村小组村民

从樟树市玉华山山腰沿着坎坷的山路爬40分钟,店下镇大汗村村干部指着山头上一幢破旧的土屋说,那就是彭贵珍的家。走进屋里,在不到30平方米的厅堂内,一张破旧的方桌、四条长凳和一大堆削好的竹签,唯一惹眼的就是墙上贴着的一张张奖状。

“男人都做不来的活,她样样都做”

1989年,彭贵珍经人介绍,嫁给了老实忠厚的徐伯根,婚后育有一双儿女,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2年3月,徐伯根不幸患上了类风湿病,当时女儿小霞才3岁,儿子灵通刚满1岁。为了给丈夫看病,彭贵珍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了1万多块钱外债。尽管如此,丈夫的病不仅没治好,身体还日渐萎缩,导致生活不能自理。

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彭贵珍常常背着人哭得天昏地暗,甚至有了寻死的念头,然而想起需要照顾的丈夫和年幼的孩子,她,挑起了全家的重担。

她家有2亩多田,分布在7个地方,除了家门口一块2分大的田外,最近的田也在3里以外。每年稻子灌浆到收割期间,为防止野猪刨食,她晚上都要睡到田埂上;一次挑不起太多的谷子,她就多挑几趟,即便是这样,也经常连人带谷一齐跌倒在山路上。

彭贵珍家有20亩竹林,是全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她和山里的男人一样上山砍竹子去卖。她还开了几亩荒地种生姜,每年可收获1500斤左右,全靠彭贵珍一个人挑着下山四处叫卖,来回一趟就是80多里路。不仅如此,农忙的时候,彭贵珍在忙完自家地里的活后都会下山帮人家割禾打谷、挑砖运沙;农闲的时候,就帮附近的村民扛竹子、打短工……只要能挣钱,她什么活都干,什么苦都吃。

彭贵珍的吃苦耐劳,感动了山里山外的人们。每年农忙时,村里人都会主动到她家帮忙。班车司机黄国云说:“耕田打耙,砍柴烧炭,卖生姜,打短工……男人都做不来的活,她样样都做,她这么辛苦,大家照应一点是应该的!”

“这辈子我欠她的,下辈子也还不清”

徐伯根刚患病时,彭贵珍才25岁。18年来,看到妻子拼命地干活,他曾经对妻子说:“贵珍,你还年轻,找个人家改嫁吧,跟着我你是在遭罪哦!” 每当听到丈夫这样说,彭贵珍总是安慰丈夫:“亏你说得出口,我走了,你怎么办?”

18年来,彭贵珍用自己的体贴和关爱,让丈夫树立起了生活的信心。每天清晨,彭贵珍总是早早起床,做完饭菜后,给丈夫擦洗喂饭,帮他活动活动筋骨。外出归来,她骨头都快累散架了,但还是强打精神,脸带笑容地面对丈夫。

每年冬、春两季,是丈夫病痛最严重的时候,他经常骂人,甚至掐彭贵珍。但彭贵珍体谅丈夫的痛苦,尽管自己常常被掐得青一块、紫一块,却依然默默地为丈夫搓背、按摩。

2001年的春天,徐伯根的病情突然恶化,痛得在地上直打滚,他趁彭贵珍不注意,头往床上撞。幸亏彭贵珍发现得及时,背丈夫到20里外的村卫生所急救。此后的10天里,彭贵珍每隔一天就要背丈夫到卫生所换药,看到妻子每次都累得喘不过气来,徐伯根羞愧地表示再不做这样的傻事了。

为了省钱给丈夫治病,18年来,彭贵珍的衣服和鞋子都是别人送的,自己从没买过一件新衣服,没穿过一双新鞋。而对于丈夫,彭贵珍却一点都不吝啬,鸡下的蛋,除了拿去卖外,每次都会留几个给丈夫补身子。外出卖东西,彭贵珍偶尔会花一块来钱买点水果充饥,但每次都会给丈夫留几个……徐伯根说:“这辈子我欠她的,下辈子也还不清!”

“有了妈妈,家里就有了温暖”

到彭贵珍家时,女儿小霞正坐在妈妈身边帮忙削竹签,身后的竹签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

“这些都是我妈大半年来每天晚上加班削的,一捆竹签能挣两毛钱,现在有4000多捆,我们姐弟俩读书的费用就是妈妈这样一分一分攒下来的。因为有了妈妈,我们家才有了温暖与希望。”懂事的小霞说。

为了供两个孩子读书,彭贵珍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借遍了所有亲戚,她自己则节衣缩食、四处奔波挣钱。尽管生活很艰辛,但彭贵珍不仅没让两个孩子辍学,还对他们倾注了更多的爱。以前为了省车费,彭贵珍从来没到学校看望过子女。2006年中秋节,是小霞离开家门的第一个中秋,彭贵珍不仅到学校看望了女儿,还借钱买了一斤肉,用腌菜烧好后给女儿送了过去。

彭贵珍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和教育着子女。面对贫穷,小霞和灵通没有抱怨过,相反,他们发奋读书。小霞学习成绩一直不错,现在还担任了班上的团支书,灵通也在重点中学就读,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爱有多深,肩膀就有多宽。彭贵珍就是这样支撑这个家走过了18年风雨,使原本不幸的家充满了温暖与希望。

稿源:江西文明网

作者:编辑:舒红

  •   评论发表                                                      [>> 查看评论]
  • 用 户: 请文明用语并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相关报道

热点推荐

江西文明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文明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文明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文明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文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