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文明网  >  新闻  >  专题频道  >  2013好人评选  >  好人资料

(助人为乐)袁寿山:“父”爱如山

发布时间:2011-03-01 15:30

袁寿山:男,77岁,樟树市人,原籍上海。

1956年出生在江西省樟树市昌傅镇港口村泉塘村小组的周林根是不幸的——他天生声带异常,无法正常说话,10岁丧母,14岁丧父,与唯一的姐姐相依为命。14岁时身患肾炎、胃炎等多种疾病并长期没有得到治疗,后来更患上强直性脊柱炎,脊柱严重变形。然而他又是幸运的——27年前,他遇到了袁寿山这样一位“好人”,这位“好人”不仅为他医治好疾病,还象父亲一样收养照顾他19年。这份无私“父”爱如大山般支撑起他生命的脊梁,更为他扬起了生活的风帆。

精湛医术 袁寿山将周林根带离“鬼门关”

1969年,精通中医针灸技术的袁寿山按照上级安排从上海来到樟树港埠公司卫生院工作。单位改制后,袁寿山开了一家私人诊所。1983年,诊所开张不久,一位特殊的病人被一辆板车拉着,送到了诊所。这位病人就是周林根。

当时的情形,现年77岁的袁寿山依然记忆犹新——周林根脊柱严重变形,身体呈90度弯曲,不但脚不能行,就连手的动作也异常迟缓,因为长期受慢性疾病的折磨,他面黄饥瘦,身体虚弱,27岁的年纪身高却不足一米五。在医生和家人眼里,那时的他已经一只脚迈进了“鬼门关”。了解周林根的身世后,袁寿山老人善良的心被深深刺痛了。“我曾经也是孤儿,吃过很多苦”,老人说。面对同样是在苦水中“泡”大的周林根,袁寿山决心一定要救这个孩子!

周林根交不起医药费,袁寿山就免费精心救治他;周林根家在乡下,每日至诊所治疗不方便,袁寿山就将他安排在附近邻居家住宿;周林根经济条件拮据,袁寿山还从一家人不多的生活费中挤出一部分,为他准备有营养的饮食。

在袁寿山的精心照顾下,一个月过后,周林根被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不仅如此,原本瘫痪的周林根,甚至能够站立了!连周林根自己,都不敢相信这一惊人的事实。他一遍又一遍地在袁寿山家练习行走,脸上也渐渐有了久违的笑容。

确定周林根的身体康复后,袁寿山往他手里塞上回家的路费,依依不舍地将周林根送出了家门。治疗期间,袁寿山一家给周林根家庭般的温暖,让周林根念念不忘。从那以后,每逢春节,周林根都会背上一袋精心挑选的花生到袁医生家走“亲戚”。每次,袁寿山一家都会备上最好的酒菜,招待周林根。临走时,袁寿山还要给周林根塞上点儿钱。

医者父母 袁寿山给周林根一个温暖的家

然而自1986年起,整整四年,袁寿山没见过一次周林根笑呵呵地背着一袋花生的身影。周林根就像凭空消失了。这让袁家上下担心不已,多方打听周林根的消息无果后,袁寿山尝试着给他写信,也不见回音,“不知道这孩子怎么样了……”一家人经常围坐在一起长吁短叹。

1991年的一天,周林根突然衣鞋破旧、形容憔悴地出现在袁寿山的诊所门前。袁寿山上前一把拉住周林根,将他领进诊所,急切询问他消失四年的原因。袁寿山发现,再次出现的周林根黑了、瘦了、背更驼了。

看着关心自己的袁寿山,周林根的头低了下去。原来,这几年周林根的姐姐帮他娶了一门亲,但因为家里实在太穷,媳妇跟他过了没两年,就卷走家里的物件跑了。一方面感觉丢人,另一方面拿不出“送节”的东西,周林根才一直没好意思再来。给周林根做了身体检查后,袁医生发现周林根的病情有恶化的迹象,需要进行长期治疗。而周林根的姐夫已经因癌症去世了,姐姐根本无力再扶养他。如果让眼前贫病交加的周林根回去独自生活,他余下的人生恐怕就不会太长了。

袁寿山咬咬牙,做了一个决定——收养周林根!当天吃过午饭后,周林根起身告别,准备回家,却被袁寿山拉住了,“别走,留下吧,这里就你的家!” 周林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有些迟疑地看着袁寿山,再望望一家大小,在众人乐呵呵的笑容中,周林根的泪水悄悄流了下来……

不到60平米的房子,要挤下一家7口,谈何容易,首先睡觉的房间就不够。袁寿山只得暂时让二女儿睡到客厅的沙发上,把房间让给周林根。后来,袁寿山亲手在楼梯拐角处为他“建”了一间小房间,周林根才放心安定下来,有了自己崭新的生活。

浓浓父爱 袁寿山传授周林根谋生本领

在袁寿山眼中,三十好几的周林根仍是个孩子。他像个慈父一样耐心地教给周林根生活礼仪,传授他泥工、漆工、木工以及园艺等技术,并时刻教育他要做个好人。虽然语言有障碍,但周林根却极聪颖,袁寿山教给他的各种知识一学就会,不久就成了家里的全能“维修工”。渐渐地,全家人都亲昵的称呼他为“周工”。

2008年,袁寿山的小儿子装修婚房,一手好泥工技术的周林根帮着打下手。装修过程中,他发现自己的泥工技术并不比专业装修工差。看到收房时,别人开心地数着工钱,周林根突然有了个想法——我也是个有技术的人,我要到外面去闯世界!听了周林根的想法,袁寿山沉默了一会儿——一个残疾人在外面闯世界谈何容易!但又怕打击周林根刚刚萌发的自立意识,袁寿山说:“去吧,不行就回来”。几天后,周林根接到了活干。可是由于语言障碍,他与雇主很难正常交流,一周后,周林根回家了。袁医生见状,拍拍周林根的肩膀,轻轻地说:“没什么,回来就好……”

白天,周林根到诊所帮忙,诊所要给他开工钱。想到自己吃住在袁家,好不容易能给家里帮上点忙,怎么能拿工钱呢?周林根说什么也不同意。袁寿山却笑着摆摆手说:“就算是家里给你的零花钱,收下吧!”

闲暇时,“爷儿俩”不是摆弄花草就是一起堆砌假山,把不足十平米的小院待弄得花树成荫,山水如画。兴致上来,他们还会摆上棋盘杀上几局,一家人都会来观战,其乐融融。在家吃饭时,一高兴袁寿山就会把别人送来的好酒打开,笑呵呵的给周林根倒上一小杯,让他陪自己好好地喝上一口。遇上袁寿山外出作客,别人不带,却总记着带上周林根。

如今,周林根每天上午到诊所帮忙。下午三点过后,病人少了,他就陪着袁寿山度过几个小时的快乐时光。吃过晚饭后,周林根会骑上自己心爱的脚踏车,上街溜弯,看广场上的大屏幕电视,看公园里跳舞的人们……

曾经的艰难,现在的幸福,袁寿山的爱就是周林根步入“天堂”的阶梯。“感谢袁医生,是他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现在我生活的很幸福……”周林根的发音很模糊,但脸上的满足却是那么真实。

稿源:江西文明网

作者:编辑:舒红

  •   评论发表                                                      [>> 查看评论]
  • 用 户: 请文明用语并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相关报道

热点推荐

江西文明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文明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文明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文明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文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