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辛巳:老兵再立新功
发布时间:2010-08-17 15:31
![]() |
张辛巳,男,45岁,中共党员,初中学历,现在是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安保部的一名队长。
张辛巳曾经在老山前线屡立战功,在平凡的生活中,他以自己的满腔热情奉献爱心,用热血浇铸奉献之路。他将自己的青春与激情,无私地融入到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事业之中。
勇救落水者,奖金捐献敬老院
这里是(长)江(鄱阳湖)湖交汇处,水流湍急、暗流汹涌,是当地有名的凶险水域,加上轮船底部螺旋桨对水流存大巨大的吸力,发现了事故的工人都不敢下水救人,就连张贤春的丈夫也吓呆了,一时不知所措。
当时张辛巳正在江边警务室填写值班记录,忽然听到“咚”的响声,随后又听到有人呼救,赶紧扔掉手中的笔,甩开门,循声冲到事发地点,只见一位落水者在滚滚的江水中挣扎。
没有人比张辛巳更清楚这段水域的凶险。面对危险,张辛巳没有退缩。他迅速脱掉上衣纵身跳入江水,一把拽住正往下沉的张春贤的手,三下两下游到渔船边上。先奋力爬上渔船,再让刘春贤抓住自己的右脚,使出全身的力气,将刘春贤拽上了渔船。
张辛巳舍身救人的事迹传开后,公司奖励他1000元奖金。第二天,他却把这笔钱捐给了湖口县凰村乡敬老院。张辛巳说,平日一想到牺牲的战友,就联想到他们年迈的父母,所以把奖金作为一份孝心,全部捐给敬老院的老人。
前线当英雄,转业仍然是个“兵”对于张辛巳来说,人们已记不清这是他第几次下水救人了。在他的故乡都昌县春桥乡张家湾,他早已是个有口皆碑的英雄。早在参军之前,他就曾三次跳进村庄前面的大池塘,救起三名落水者。参军后的他更是村里人的骄傲,在老山战场他两次立下三等战功。乡村干部打算给他盖间新房,以示奖励,可他说什么也不同意。
复员后的他仍然时刻把自己当成一个兵。自1992年调到湖口工作以来,每年他都要去县红十字会献血两次;工作中他从不退缩,遇到脏活、累活、苦活、危险活,他总是第一个抢过去干。他多次获得“湖口县优秀转业干部”、“全县综治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在位于湖口县城郊的同方江新造船公司内,张辛巳是个出了名的“好兵”。“有事找张队长”,已经成了公司职工和家属的口头禅。
公司下岗职工李为夫妇俩都在广东务工,把年仅一岁的孩子留在家里由爷爷、奶奶照看。一个冬夜,小孩突然高烧到40℃,病情非常严重,厂医说要赶紧送往县人民医院医治。可厂区距离县人民医院有五公里的路程,两位老人身体都不太好,深更半夜又找不着车,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李老汉拨通了张辛巳的手机。
张辛巳二话没说,套上棉衣推着自行车就出了门。当把孩子送进县医院急诊室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三点。值班医生告诉他们,孩子是感冒引起的急性肺炎,如果再晚来一两个小时,只怕就很难救治了。
就爱管“闲事”,村民视他为恩人说起张辛巳,不仅同方江新造船公司的职工、家属个个竖大拇指,就连附近的村民也都知道,张辛巳是个出了名的“爱管闲事”,有很多人受过他的帮助。对于附近村民许爱毛、“史苕粑”等人来说,张辛巳更是他们感恩戴德的救命恩人。
一天深夜,喝多了酒的许爱毛在驾车回家的路上一不小心翻进了路旁的水沟,造成自己头部重伤。喜欢管“闲事”的张辛巳得到消息连忙赶到了事故现场,由于一时联系不上伤者的家属,张辛巳立刻拨通了“120”急救电话,将伤者送到了县人民医院。可刚办完入院手续,医生却告诉他,由于伤势太重,伤者需马上转到九江市171医院抢救。张辛巳连忙让妻子送来三千元钱,连夜将许爱毛送上了去九江的救护车……
“史苕粑”则是因为一次意外事故,导致身受重伤。由于“苕粑”平日喜欢惹事生非,口碑不太好,当时周围的群众谁也不愿意主动上前管他的“闲事”。张辛巳闻讯赶了过去,背起他径直送到公司职工医院。由于伤势严重,需要手术治疗,而受客观条件限制,厂医只能进行外伤包扎,伤者必须赶快转到县人民医院进行救治。于是,张辛巳又不辞辛劳地找来了出租车,直到把“苕粑”送进手术室,家属赶到后,他才拖着沉重的脚步慢慢离去。
稿源:江西文明网
作者:编辑:胡永平
热点推荐
江西文明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文明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文明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文明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文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