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文明网  >  新闻  >  专题频道  >  2013好人评选  >  好人资料

胡才生:三代接力照料聋哑女 四十载书写人间传奇

发布时间:2010-08-12 16:00

(图为胡才生照料郑先菊生活起居。)
胡才生,男,景德镇市,浮梁县蛟潭镇梅源村村民。

  在浮梁县蛟潭镇梅源村有一个叫胡才生的古稀老人,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开始收养非亲非故聋哑女郑先菊,至今有四十余载,他这一不计名利的善良义举成为乡间传颂的一段佳话。

  在梅源村他的家中,记者见到了这个传奇老人。这是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胡才生老人育有两儿一女,如今儿女都已成家立业,大儿子在市委某部门上班,女儿嫁在邻村,胡才生夫妇和务农的小儿子一起生活,经济条件一般。老人把收养聋哑女的经历向记者娓娓道来。

  郑先菊家在离梅源30多公里的储田,先天聋哑,20来岁时父母双亡,无奈投靠家在梅源的姑姑家,不幸姑姑也不久离开人世,虽然也还有亲人在储田,但他们都把郑先菊当做一个可怕的包袱,避而远之,无依无靠的她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儿。胡才生的父亲心生怜悯,主动收留下这个聋哑女。没过两年胡才生父亲过世,抚养聋哑女的重担落在胡才生身上。那是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但胡才生从没把郑先菊当外人看,自己吃什么,郑先菊跟着吃什么,从没让她冻着饿着,没想到这一照顾就是40多年,如今胡才生和郑先菊都已是古稀之年。

  从当初一个生龙活虎的小伙到如今步履蹒跚的老人,回望着40多年,胡才生满是感慨,期间照料郑先菊的经历更是充满辛酸。由于郑先菊先天聋哑,和她交流有着很大的阻碍,胡才生从耐心细致的观察中了解郑先菊的性格特点,从日常无微不至的照顾中了解她的生活习性。郑先菊腿脚不便,遇到生病从没耽搁过治疗,在以前交通不便时,胡才生曾有过把她拉上大板车到镇上治疗的经历。胡才生的亲力亲为让儿女耳濡目染,儿女们也渐渐把郑先菊当做自己的亲人、长辈看待。

  岁月在无尽的关爱中行进着,胡才生慢慢的变老了,由于没有了经济来源,照顾郑先菊慢慢让他变得力不从心,儿女们义不容辞的从他手中接过了照顾郑先菊的重任,如今儿女们每年都要给郑先菊买新衣新鞋,供养她的生活开支,有病出钱帮她治疗,甚至帮郑先菊准备了一副寿料,要为她养老送终。胡才生一家三代的义举成为村内村外人的口碑。

稿源:江西文明网

作者:编辑:胡永平

  •   评论发表                                                      [>> 查看评论]
  • 用 户: 请文明用语并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相关报道

热点推荐

江西文明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文明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文明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文明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文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