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正秋:60年义务修路的“马路保姆”
发布时间:2010-07-20 14:12
严正秋,男,鄱阳县油墩街镇油墩街村人。
一位老人名叫严正秋,今年87岁,是鄱阳县油墩街镇油墩街村人,他两鬓斑白,步履蹒跚,看上去和农村普通的老汉没什么两样,但他做了一件非常不平凡的事。60年来,他倾其所有财力,为的就是让老百姓有一条好走的路。
严家村共有80多户居民,300多人口。平日里,村民们外出都要途经村口这条材料费、运费加在一起,周而复始,让严正秋有些吃力。有一次,他实在拿不出钱,便将家里用来修猪圈的砖,偷偷搬了出来,填在路上。还有一次,他把家里卖牛的2500元钱,也拿了出来修路,但这些还是不够。这些年来,他满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多赚些钱,把路修好。
早在30多年前,严正秋就和老伴分开生活了,吃饭自己烧,住在二儿子家里。一张简易的床,两床破旧的棉被便是严老汉全部的家当。严老汉的大儿子严恩喜告诉记者,老人原来做过小生意,这些年来一直收破烂,经济条件还不错,但他从来没有拿过钱给家里人,他的钱全部用在了修路上。老人自己的生活过得极其简朴、节省。
严正秋大儿子严恩喜说:“他自己的生活过得很苦,经常不吃什么,早晨吃一餐早饭就走了,到晚上很晚才回来。”
而这条路,由最初又窄又烂的泥巴路,心在已经变成了宽敞平整的沙石路。村民们说,路之所以变得今天这个模样,完全是严正秋老人整整60年的辛勤付出。
如今老人87岁了,应该是在家安度晚年、享享清福的时候,可严正秋老人为了这条路,还是起早贪黑地奔波,对于严老汉的做法,很多人都想不通,老人的家人更是反对。几十年来,严老汉不顾家人的反对,不管刮风下雨,酷暑严寒,老人几乎天天坚持去修路。
1962年,当时39岁的严正秋得了血吸虫病,当地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免费将严正秋送医,将他的病治好,不仅如此,还把老人送进了文化学习班,让老人学习文化知识。在严正秋看来,修路是他回报社会最好的方式。
一位村民说:“包括很多后面田畈上的羊肠小道他也修。在我们这里,这样的老人算是第一个好老头。”
在严正秋心里,修路成了他的全部,也是他毕生的追求,从小修到大修,从修一条路到现在见路就修,渐渐地,老人已将修路这两个字融入了他的血液与生命。2007年,已是八十多岁的严正秋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面对鲜红的党旗,老人说他一定要将修路进行到底。
稿源:江西文明网
作者:编辑:温羊平
热点推荐
江西文明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文明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文明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文明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文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