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文明网  >  新闻  >  专题频道  >  2013好人评选  >  好人资料

黄莺:户籍窗口抓逃犯 细微之处见真情

发布时间:2010-05-18 08:58

 

  1996年,黄莺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分配到吕西派出所任户籍警。她在户籍窗口的岗位上恪尽职守,以周到的服务和过硬的技能,默默地奉献。近三年来,她发现并抓获3名网上逃犯,其中一名为命案逃犯;走访办理居民户口难以计数,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赢得了各级领导和辖区群众的交口称赞。她所在的户籍室被评为全省文明户籍室,本人也荣获全市、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称号。

  火眼金睛识破逃犯  

  说起追逃,人们总会想到:“千里大追捕”、“刀光剑影”、“浴血搏斗”等震撼人的字眼,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在一个普通的户籍窗口,也是追逃的前哨阵地。

  2月8日,黄莺正在和往常一样在户籍室内为市民办证,当她娴熟地把一份份材料中办证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资料输入电脑时。突然,“李某”的名字令她眼前一亮,“李某”的姓名和一起故意伤害致死命案中的逃犯一模一样,“命案逃犯”这个字眼在脑海中蹦出后,她顿时感到紧张,但很快便镇静下来。她故意拖延时间,一面让李某等侯,一面迅速将此人信息资料输入全国在逃人员信息网核对,资料显示该人系命案逃犯无疑,而且电脑中照片与来人照片无异。她把其它等候办证的市民资料收在一起,让李某排队办证以拖延时间,又一个借口出来悄悄向所长作了汇报。樊景春立即带领了3名民警和协警员来到户籍室。黄莺见同事们已经准备就位,平静地喊出李某的姓名,李某应声未落,就被民警们围在了四周。没有搏斗,没有刀光剑影,甚至没有惊扰其它前来办证的市民,一个命案逃犯落网了。

  2007年至2009年,盗窃铁路运输物资的吴某和聚众斗殴的胡某也先后“栽”在黄莺的户籍室。

  在逃人员有册子  

  吕西派出所指导员说,一个柔弱的女户籍民警在户籍岗位上,一人先后抓获3名逃犯,这在警界不多见,而这一切,绝非偶然,全是黄莺牢记宗旨,忠于职守的结果。

  黄莺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把好户籍业务办理的每一关。她对户籍迁入、迁出及变更资料等人员进行严格比对,使本辖区在逃人员难以通过户籍窗口迁移、改变身份,有效防止在逃人员流入(出)该辖区。

  工作之余,黄莺经常上网查询“逃犯信息网”和违法人员信息网。对本辖区上网的、户籍在本辖区的及户籍不在本辖区的在逃人员信息,都及时在电脑上做出标记,登记造册并经常翻看,及时更新。

  最美的女警  

  黄莺1996年从中国公安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户籍工作,因为她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待人热忱,被友邻派出所的女户籍警称为大姐姐。

  记者向民警们和森林社区居委会主任打听黄莺,听到的都是一片陈赞的话语:“工作耐心,办事效率高,亲和力好”,刑警需要通过户籍查找违法人员基本情况,核实身份,黄莺也是热情接待,黄莺手机24小时不关机,常常晚上赶到所里协助查找资料。吕西派出所指导员说:“好多刑警们都羡慕我们这里有黄莺这样的户籍警!”

  住在森林社区的赵尊桂谈起黄莺,他说:“黄莺对我有恩!”原来,赵尊桂前来景德镇做杂工已经有十几年,中年丧妻后,靠做清洁工拉扯2个孩子。赵尊桂在农村无房无地,家境贫困,虽然一直想把户口迁移到市内,但是因为离开农村太久没有人了解他的情况,户口迟迟未办理。今年春节前,黄莺在走访中了解情况后,在政策的许可情况下,只用了一个星期,就为赵尊桂办好了户口迁入手续。居委会现在正在为赵尊桂办理医保和低保,使赵尊桂的生活得到了保障。

  受过黄莺帮助的不止赵尊桂一位,辖区居民何文华孩子遗失准生证上不了学、遗失身份证进不了考场的高专女生和高考生等等都是黄莺主动帮忙解决的,有的时候黄莺甚至是连夜帮忙准备资料。

     记者见到黄莺时,穿着一身警服的显得黄莺英姿飒爽,但黄莺脸上灿烂的笑容令人感到非常亲切。黄莺说:“很多人觉得15年来一直做户籍工作是很枯燥乏味的事,但是我却不这么看,在户籍工作中其实总会不断面临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拿下这些,就又充实和提高了我的业务水平。而作为户籍警,一定要多站在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

  在吕西派出所的意见册上,对黄莺办理业务的市民们写下这样的评价:“人美、心美”、“最美的女警”。

  今年3月,昌江公安分局党委作出“向黄莺同志学习”的决定,

  目前,一个学习黄莺同志的热潮正在全局蓬勃兴起。

稿源:江西文明网

作者:编辑:胡武龙

  •   评论发表                                                      [>> 查看评论]
  • 用 户: 请文明用语并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相关报道

热点推荐

江西文明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文明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文明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文明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文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