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文明网  >  新闻  >  本网专稿

山花“香”溢四方——追忆平民英雄曾庆香(图)

发布时间:2010-03-31 20:22

曾庆香生前在北京的留影。

江西省媒体采访团在曾庆香的墓前三鞠躬表达哀思。(江西文明网记者 梁爽 摄)

  【本网时评】

  ☞ 刘辉:平民英雄为何感动中国  梁爽“阿香” 永不凋谢的花

江西文明网 梁爽

  【编者按】近日,江西青年曾庆香和央视女记者刘薇在北京救人被撞身亡的消息经全国媒体广泛报道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少网友在留言中亲切的称曾庆香是“中国平民英雄”、“客家人的好儿子”、“江西人的榜样”等。

  然而作为农民的儿子、打工者的楷模,曾庆香救人绝非是一次偶然的冲动,因为其本身就一贯乐于助人,热心公益,其本身就凝聚着质朴、善良与正义的人性光辉。为充分挖掘事实,集中展现曾庆香作为平民英雄的本色,本网特推出此长篇通讯报道,敬请关注。

  山花开了 “香”溢四方

  江西信丰县大塘埠镇万星村是古时从中原南迁的客家人聚居村落,这两天下地干活的当地村民们惊喜的发现,村里村外几十株野种万年青竟然纷纷开放,一簇簇白中带粉的小花犹如夜晚的点点繁星,山风佛过,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青花香迎面扑来,香溢四方。

  “这花也知道怜人啊,阿香这娃走的太可惜了啊。”一位放牛的大娘在村头看到拿着相机的记者朝她这边走来,瞬间明白了怎么回事,抹着泪说着阿香的好。大娘说的阿香正是和央视女记者一同救人而不幸遇难的江西青年曾庆香。而此时,就在大娘正对面那片山花烂漫的山坡上,曾庆香已静静的长眠在那里……

江西省媒体采访团成员沿着小路步行到村中采访。(江西文明网记者 梁爽 摄)

  平凡的抉择见证生命的伟大

  38岁的曾庆香用瞬间的抉择诠释了生命的伟大。

  3月9日晚22时,以北京做马具生意的曾庆香与妹夫忙碌一天后,驾车回家。当行驶至北京六环路小汤山高速西路段时,突然发现正前方一辆大众甲壳虫车(央视女记者刘薇所驾驶车辆)失控翻滚在了路边,四轮朝上,由于撞击严重,车内的人怎么也打不开车门。“快停车,车上有人被困!”曾庆香发现出了车祸后毫不犹豫的叫妹夫赶紧停车。

  车还未在应急车道上停稳,曾庆香就从车内钻出,不顾一切的朝甲壳虫车冲去,由于被撞后车门变形,车门怎么也打不开,曾庆香不顾三七二十一,使出汉子的蛮力奋力的拉开车门,将车上的女司机也就是央视女记者刘薇救了出来。所幸刘薇并无大碍,“快给你父母联系下,顺便报下平安。”曾庆香一边把自己的手机递给惊魂未定的刘薇,一边招呼车上的妹夫打电话报警。

  正在这时候,一辆夏利车也因失去控制撞在了高速栏杆上,瞬间躺在了路中央,曾庆香和惊魂未定的刘薇想都没想,毫不犹豫的一同跑到路中央准备去救夏利车上的被困人员,虽然他们也清醒的意识到自身随时也有生命危险,但是他们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砰!砰!”,不幸的一幕还是发生了,随着两声闷响,曾庆香和刘薇瞬间被一辆疾驶而来的福田车先后撞出10多米远,两个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

  23时许,噩耗传来。当曾庆香远在江西信丰的妻子杨素兰接到丈夫车祸身亡的电话后,瞬间失去了意识;曾庆香的父亲曾宪纲更因经受不了突失爱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打击,于4个小时后含泪去世。老人享年77岁,而他的儿子曾庆香仅38岁。

曾经幸福的一家。(江西文明网记者 梁爽 翻拍)

  家人眼中的好哥哥、好儿子

  “曾庆香能够救人一点都不奇怪,他就是这样的人。”曾庆香儿时的玩伴这样告诉记者。

  平凡的曾庆香只是做着平凡的事。

  曾庆香1972年出生在信丰县的一个客家小村落万星村,曾庆兄弟姐妹9人,他排行老七。客家人的重孝、重情、重义的优良传统使曾庆香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弟打小就顾家,那时候我家里因为兄弟姐妹多,日子过得够紧巴,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可庆香总是让弟弟妹妹多吃,自己从来不争。”曾庆香的二哥曾志高告诉记者,直到有一天曾庆香突然晕倒,到医院一查才知道是营养不良导致的贫血。原来每次吃饭时,曾庆香把好吃的全留给了弟弟妹妹,而他的碗里却只有米汤。回忆起这些往事,曾志高总忍不住转过脸抹眼泪。

  曾庆香在父母眼里是个大孝子。曾庆香的父亲身体一直不好,因而有吃零食的习惯。2008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打工回来的曾庆香听到父亲想吃萝卜饺和果冻,他便不顾天黑、冒着严寒和崎岖的山路硬是骑车到20公里外的县城买了40块钱的萝卜饺和果冻,当他气喘吁吁的把萝卜饺和果冻递到父亲面前,看着儿子冻得青紫的脸,父亲心疼的说不出话来。

  “在外打工这十几年,他每隔几天就会往家里打电话,问候父母和孩子。每次回来都会给父母零用钱。”曾庆香的妻子杨素兰一边说一边痴痴的看着丈夫生前的相片。

[1]  [2]  下一页  尾页

稿源:江西文明网

作者:编辑:杨印和

  •   评论发表                                                      [>> 查看评论]
  • 用 户: 请文明用语并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相关报道

热点推荐

江西文明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文明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文明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文明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文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